农机通logo

是什么让农机补贴成为“唐僧肉”

中华合作时报 2011年01月11日

  因为一个补贴,让农户的购买行为,变成了农机部门的事,由农机部门来决定买什么农机,以什么价格买什么样的品牌,弊端明显,漏洞百出。是政策制定者缺乏决策智慧,还是有些部门为了自己的寻租空间故意为制度预设漏洞,并且扩大漏洞,让人充满困惑。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补贴农机购置户。然而,这些农机补贴资金却成了不法厂商和腐败分子的“唐僧肉”。一些农机干部与农机经销厂商相互勾结,弄虚作假,从中套取和瓜分补贴,破坏国家惠农政策。2010年,河北衡水、邢台、保定三市检察机关查处的农机补贴领域贪污贿赂犯罪达39件78人,涉案金额达1080余万元。(1月5日《检察日报》)

  农机补贴领域不法行为的存在,让这项惠农制度的效率和效用尽失。

  其一,制度的初衷得不到实现。农机补贴的目的,是减轻农民改善生产条件的负担,让农民尽快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惠农富农。但是,一些农机局公务人员和农机经销厂商,却把政府的补贴通过各种手段变成了自己的好处,农民**终没有得到帮助或者说获得的帮助很小。如河北衡水、邢台等地,农民购买一台洛阳产收割机,按政策应得国家补贴3.69万元,但是经销商借机抬高销售价格1.25万元,而农民须给经销商1.4万元好处费后才能得到这个购机指标。这样,农民实际享受到的国家补贴**多只有1.04万元。有的地方,农民不但分文补贴都得不到,还要遭受损失。比如,有农牧局伪造销售手续和发票,骗取节水精播机国家补贴后,然后厂家将50台普通玉米播种机给农牧局销售,农民不仅没有享受到国家补贴,买到的全是不节水的普通播种机。

  其二,浪费国家很多资金。为了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国家做了很多投入。2008年,中国用于农机补贴的资金达到40亿元人民币。但是这些资金,有多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农机补贴领域的腐败非常普遍。衡水,70%县(市)的农机部门涉腐;邢台,82%县(市)的农机部门涉腐;保定,41%县(市)的农机部门涉腐,而涉及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

  其三,增加很大的反腐成本。腐败案频发,国家就要增加反腐投入。

  一项出发点非常好的制度,为什么产生不了好的制度效用?答案还在于制度设计本身。制度的效率,本身是要靠制度的科学性来保证的。而农机补贴政策,在执行环节却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农机定价不合理,农机部门往往不参照出厂价、市场价定价,人为制造价格空间;补贴方法不合理,补贴不直接补给农民,而是转补给厂商,让厂商有很大的获利空间;提货方式不合理,基本都是农机部门指定购机者到指定经销处提货,农民不能自主选择,为农机管理部门提供了腐败空间;监督检查不到位,农民很少能参与监督,行政监督停于形式……

  其实,对农机购买的补贴,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农户买了农机,凭购买凭据到有关部门申领补贴不就行了吗?这样,好处是明显的:补贴能完全按政策到达农户手上,不会有中间人扣留;买什么样的农机,也由农民做主;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也能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购买后果,也有买卖主体负责。可是,因为一个补贴,却让农户的购买行为,变成了农机部门的事,由农机部门来决定买什么农机,以什么价格买什么样的品牌,弊端明显,漏洞百出。是政策制定者缺乏决策智慧,还是有些部门为了自己的寻租空间故意为制度预设漏洞,并且扩大漏洞,让人充满困惑。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游客
    发布于2011-03-07 19:19
    我们是辽宁的;我们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