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佳作展现“大国农机”时代宏图 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即将亮相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第二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千年古城平遥隆重启幕。本届大展特设“丰景・宏图”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专区,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丰硕成果,以鲜活的影像语言,生动展现“大国农机”的时代画卷。
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与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联合主办,自2025年4月启动,收到来自全国23个省(市、区)的2007幅参赛作品,参赛者涵盖专业摄影师、农机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朋友,作品地理跨度从东北黑土地到江南水乡,从西北戈壁到云贵梯田,全方位展现我国农机化发展成就。
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百万农机闹春耕》
大赛组委会严格执行《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工作方案》,组织权威专家按照既定评审原则及办法严格评审。为确保评审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终评环节特邀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劲松、摄影文化与摄影美学研究学者商锡义、太原日报视觉部副主任梁琛等摄影专家,以及原天津市农委二级巡视员、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媒体分会会长胡伟,《农民日报》社经济部主任钟欣、《农机质量与监督》杂志主编朱礼好等行业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团,经多轮遴选,共甄选出80件优秀作品入围第二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从中最终评选出37件获奖作品,包括一、二、三等奖共17件,以及入围奖20件。
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终评现场,专家们对一件件作品认真评审
荣获一等奖的作品《连夜抢收 颗粒归仓》记录了江苏淮安盱眙县三河农场连夜抢收水稻的紧张场面,展现农机应急作业能力;《夏收》则通过诗意的画面语言,展现山西丘陵地区小麦机械化收获场景,讴歌“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理念。
一等奖作品《连夜抢收 颗粒归仓》
一等奖作品《夏收》
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通过四大维度诠释了“十四五”以来的农机化发展成就:一是智慧农业应用。作品《空中育秧》呈现多层立体化育秧场景,《一喷三防助力丰产增收》记录无人机植保作业,体现智能农机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二是绿色农机实践。《秸秆回收变废为宝》展示秸秆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农民喜耕生态田》捕捉农机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场景,展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人文情怀表达。《走南闯北的夫妻麦客》记录农机手群体的职业生活,《后继有人》通过孩子们参观农机展的生动画面,传递农机事业薪火相传的深意。四是装备制造突破。《智驭天工》以特写镜头展现柴油机智能制造细节,彰显我国农机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
获奖作品《智驭天工》
获奖作品《秸秆回收变废为宝》
获奖作品《空中育秧》
据悉,本批优秀作品在第二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完成首展后,将于10月26日起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A0展区隆重展出,面向全国农机行业进行专业呈现。
作为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的承办单位,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媒体分会与山西现代农业工程出版传媒中心为此次活动做了充分准备与周密组织。媒体分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作品征集期间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有效提升了参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山西现代农业工程出版传媒中心则精选优秀作品,策划并出版了《“丰景·宏图”——中国农机化发展影像集(2021-2025)》精美画册,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留存下一份珍贵的视觉档案。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篇的历史交汇点,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不仅是对过去五年中国农业机械化辉煌成就的凝练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农业现代化新征程的深情展望。这些饱含温度与力度的影像,既铭刻了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坚实足迹,更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理念。它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更是未来的预言——见证中国从农机大国迈向农机强国的坚定步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影像力量。
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终评专家和部分主承办单位工作人员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