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省包干”寻客,泰国办展引流——国际农机展观众组织玩出“新花样”
10月26日,以“创新开放赋能农业装备,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国际农机展”)将在湖北武汉盛大启幕。能成为中国农机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展会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主办方在观众组织下的“苦功”——从坚持“分省负责制”的精准对接用户,到泰国办展吸引亚太买家,再到3500名特邀观众的专场互动,一系列创新举措正让这场展会成为连接全球农机供需的“超级纽带”。
图为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观众入场盛况
从“重大省”到“全链条”:一场关于观众价值的“思想革命”
“以前我们总纠结,是黑龙江这样的农机大省观众重要,还是像海南这种农机需求较小的地区观众重要?从现场成交额看,答案似乎很明显。”回忆起往届展会的观众组织思路,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展览服务部主任崔巍坦言,一场“思想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如今在主办方眼中,产业没有大小之分,每种农业生产形式都不可替代。而这一转变,直接催生了今年展会观众组织的核心策略——以产业链为纽带,网罗所有细分领域的“关键人”。
今年,主办方继续施行“分省负责制”,将全国主要省市区的观众对接任务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身上,从偏远地区的散户农户,到内蒙古、新疆等农业大省的规模化经营主体,再到高校、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都被纳入精准服务的范畴。
“今年,协会对观众组织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对观众的跟踪与管理,抽调了单位多半人员参与其中。今年我们不仅要在数量上再提升,更要让观众‘带得走需求,找得到商机’。”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会员部主任朱斌介绍,除了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以及全国农机整机与零部件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使用群体、维修组织等“常规主力”外,今年继续加强对农垦、兵团、万亩种植户等特邀群体的组织力度,计划将特邀专业观众数量提升至3500人。这些特邀观众将以“组团”形式参会,不仅能参与定制化的论坛,还能与参展企业面对面开展“一对一”对接。“这样做的目的是全面打造落实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围绕用户需求、服务农业生产、打通产业链良性供需关系的展览新生态。”崔巍说道,“比如种粮大户关心的智能播种机,丘陵山区农户需要的中小型农机,都能在这里找到精准匹配的展商。”
图为2024中国国际农机展期间中国国际农机贸易峰会场景
特色展区“牵线”国际买家“寻路”:展会生态玩出“新场景”
走进今年的展会规划图,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新能源农业装备等特色专区格外醒目——这些专区中,有不少是首次亮相国际农机展,而它们的背后,正对应着一批“定向邀请”的专业观众。
今年展会将同步举办多场高端论坛和专题活动,从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到全球农机技术趋势分析,每一场活动都围绕特定领域展开。“观众来的不仅是展会,更是一场‘精准匹配’的行业交流。”崔巍补充道,比如,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户,能在相关专题活动中找到适合的采摘、加工设备;从事农机维修的企业,也能在零部件专区对接优质供应商。
而在国际观众组织方面,今年的展会更是迎来了“质的飞跃”。“十年前,来的外宾都是零散的;现在,我们已经能吸引亚太地区20个国家的农机协会组团参会。”崔巍的话语中透着自豪。这份底气,来自主办方多年的“深耕”——从2017年牵头组织全球农机巨头聚会,到组织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接海外经销商,再到今年7月首次在泰国曼谷举办国际农机展,每一步都在为国际观众“铺路”。
“泰国展让很多海外买家看到了中国农机的实力,不少人当场就问,10月的国际农机展怎么报名。”崔巍说,今年展会将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不仅邀请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机进口商到会采购,还特别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十几个国家的农机媒体前来观摩。此外,今年协会与越南农机工程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内同业合作方面,与农药协会、磷复肥协会、种业协会、机电商会等行业协会长期战略合作,双方资源互通有无,以吸引更多的国外观众,帮助展商打通国际贸易渠道。10月25日下午,作为协会多年培育的品牌项目,“中外农机贸易大会”将率先登场,300名亚太地区采购商与300名中国企业代表将共赴“约会”,而去年这场峰会,曾促成近600个国际买家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对接。
图为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举办地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365天服务不打烊:从“三天展会”到“全年陪伴”
“以前观众来展会,逛三天就走了;现在,我们要让服务延续一整年。”朱斌透露,为了提升观众体验,除坚持注册扫码过闸机外,网络堵塞时,观众凭身份证扫闸机一样能快速入场;会后,主办方还将为参展企业出具观众数据分析报告,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是,展会的服务正从“展期三天”向“全年365天”延伸。“往届展会的资料全部在线上可查,观众随时能回看论坛内容、联系参展企业。”朱斌说,无论是农户想咨询购机信息,还是企业想拓展海外市场,都能通过线上平台获得持续服务。“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搭建一个展会平台,更是打造一个连接农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他如是说。
离开展会还有一个月,江西省宜丰县通达农用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漆润新早已将国际农机展列入行程安排中。“国际农机展我每年必去,虽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期待很久了,今年主要想看看新能源农机装备和智能化产品。另外,我每年还会出国考察农机企业,借国际农机展这个平台,我最想听听海外供应商、参展商聊聊他们当地的农机市场,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漆润新的期待,正是这场展会的魅力所在——在这里,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农机答案”,每一次相遇都可能催生新的合作机遇。
10月的武汉,2025国际农机展已整装待发。当全球农机行业的目光聚焦于此,一场关于技术、产品与需求的“盛宴”,正等待着所有专业观众的到来。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