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来,滨州市各级农机部门不断加强扶持培育力度,以农机合作社为首的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成立数量突飞猛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给农村经济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及规模化应用,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
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1、农机专业合作社。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滨州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到200个,其中今年新增28个,入社社员3492人,服务农户16.8万人;近年来外出跨区作业市场逐渐萎缩,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全市托管土地、代耕代种的合作社37个,承包土地的合作社40个,全市入社经营土地面积13.43万亩,其中承包土地8.9万亩,托管土地2.8万亩;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7418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080台,联合收获机械1993台;合作社资产总额3.65亿元,年度总收入1.65亿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1.36亿元,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2、农机大户。滨州市现拥有农机大户5591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以上的农机大户135个,近年来全市农机大户发展迅速,今年新增农机大户498个,预计2014年底全市农机大户将达到5835个;拥有农业机械2.44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098台,联合收获机6130台,运输机械3406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051台,其他机械6615台,服务项目更加丰富,作业领域更为广泛,服务农户38.5万户;作业服务面积590.5万亩,年度总收入3.2亿元;由市、县农机部门牵头的农机协会7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76个。
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具体措施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拉动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助推了农机服务组织的迅猛发展。通过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的实施,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政策资金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在拥有高性能、高科技、新技术机具上既有量的突破,在实施农机化服务过程中又有质的突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统一认识,多管齐下,努力把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其社会化服务水平。
2、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在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的同时,滨州市农机局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积极引导它们在农机化生产、跨区作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加强技术培训服务。通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农机阳光工程培训、“春风计划”农机从业人员培训活动,以农机学校为培训基地,对农机操作、维修、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因地因时灵活确定具体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农机服务人员的技术素质,以确保农机服务质量达到规范化水平。
4、强化信息咨询服务。每年三夏三秋,通过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免费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短信内容包含作业价格、机械供需、油料供应、天气情况等各个方面,引导跨区作业机手理性作业、机具有序流动,确保全市农机化生产顺利有序进行。
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早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春耕备播、三夏三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代耕代收、跨区作业等形式的服务,有效地配置了当地的农机资源,有力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早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机作业过程中,主动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规范的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农业生产劳动力,同时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托管土地、代耕代种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仅让自己创收,而且使农民收益,真正做到了双赢,成为解放农村劳动力和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长效动力。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的主要载体。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提高效益,适应市场需求,主动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作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机服务组织发挥了模范带头的作用。
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装备更新带动了全市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落后机型将逐渐被淘汰,具备高科技、高性能的大型拖拉机及大型农机配套机具投入农机生产作业,工作性能增强,单位油耗降低,复式作业率加大,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5、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主导力量。农民**初成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把手中的单一机械整合起来,形成集中的规模化作业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后来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便把自己的耕地交由实施土地流转经营的农机服务组织经营,自己专门从事农机化作业,逐步形成了不仅从事单一的农机服务作业,还实施土地流转经营的多样化农机服务组织。他们不仅仅是农机化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也是率先实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先锋军。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运作不规范。一是许多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不懂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定而不用,造成管理粗放混乱,核算方式繁琐,埋下了内部矛盾隐患;二是是驾驶员文化素质较低。合作社购置是新型大马力和科技含量高的复式联合作业农具,这也是农机作业市场对合作社规模化作业的要求,但由于农机驾驶员基本都是农民机手出身,文化素质低,对新型机具了解的不多,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造成机具的使用和保养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难以保证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2、硬件设施不尽完善。合作社融资途径偏窄,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和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建设用地短缺造成部分合作社机具露天存放,严重缩短了机具寿命;农田机耕道建设滞后,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土地的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农机维修网点数量分布不均和维修质量参差不齐,给机具维修带来一定困难。
3、服务领域过于单一。目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都以粮食作物生产作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农忙时节,不同程度存在着“半年闲”等问题,农机服务组织难以充分发挥大中型机械的作用。服务领域过于单一,随着农机作业机具的持续增加,必然造成市场竞争加剧,近几年外出跨区作业收益持续下滑,正缘于此。
五、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当前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随着土地流转办法方式的不断完善,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是必然选择。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扮演好“协调员”的角色,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凝聚力量,全力形成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合力。
1、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适当吸收当地有技术、懂管理、条件优越的社会人员入社,提升农机合作社技术含量、引进先进管理经验,达到具有较高层次、先进管理理念的市场化经营格局。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内部管理,完善内部制度,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加强技术培训,抓好作业质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2、继续加强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首先依托国家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其次依托农机购置补贴、各级重点项目等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和带动。引进资金,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后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合作社建设和农民购机过程中开展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息等优惠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3、开展多元化发展,打造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拉长农机服务链条,全力拓宽服务领域,重点开展依托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步伐,建立起一个以农机服务组织为桥梁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方便群众,又增加自身收入,全面提升农机服务组织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壮大。(滨州市农机局张美芳)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