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秋收时节话“机收”

2013年09月05日

  金秋稻花香,农田乡亲忙。9月1日,通往城固县崔家山镇的文柳公路两边一片金黄,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正迎着秋风左右摇曳。农民李玉成驾驶着自家新买的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往穿梭,忙着给孟家坪村4组的杨树华家收割水稻。趁着老李停机休息的空隙,记者和他聊起了“秋收”的话题。

  “收割机是今年花26万买的,政府补贴了我5万块钱。”老李一边给收割机加柴油,一边算着账:“这一季已经收了200亩了,估计还能收上50亩左右。”说话间,稻田的主人杨树华也开了腔:“我承包了20亩田,全种的水稻。使用机收每季至少节约收割成本2000元。”

  杨树华是全村有名的种粮大户,打谷桶、脚踏机、柴油机他都用过。他说:“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联合收割机省时省力又省钱。”见记者感兴趣,老李和老杨就像竹筒倒豆子,给我们讲起机收的变迁。

  老李说,上世纪70年代,收割水稻用的是木制打谷桶,打谷子的人高高举起稻秆往桶的内沿拍打,谷粒一颗颗脱落。“紧三下、慢三下,不紧不慢再三下——嘭…嘭…嘭…”说到兴奋处,老杨不禁做起了动作。“尽管村民们都很卖力,但效率低、耗时大,一个生产队几百亩水稻,收完后,几乎所有村民的胳膊都肿了,抬都抬不起来。”

  “到了80年代,村里开始有了脚踏打谷机。”老杨接过话茬说,脚踏机采用的是杠杆传导原理。村民们手捧稻穗踩动脚踏板,打谷机就开始旋转——“嗡…嗡…嗡…把一捆割好的稻子放进去,稻谷和稻草就分离了。这虽比在桶上拍打要省力得多,但一般要身强体壮的才能踩得动,劳动力依然没有解放出来。”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有村民开始尝试把手扶拖拉机上退下来的柴油机,装在打谷机上作动力。老杨说,他家没有拖拉机,就自己买了一台小型柴油机,将自己家里的脚踏打谷机也改装成了动力打谷机。“发动柴油机——‘嗵…嗵…嗵…’皮带带动打谷机开始飞转,大大节省了人力。”

  2005年以来,城固县的稻田里陆续出现了联合收割机,随着这种集收割、脱粒、稻草切碎和打包多种功能为一身设备的推广,彻底解放了劳动力,只需十几分钟,一亩稻田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人们只要将稻谷搬走就行了。于是,很多有眼光的农户开始自己出资十几万、二十几万购买联合收割机,农忙时前往各地包揽收割活计。沙河营镇叶家堡村5组的李玉成,和众多农民一样,在国家大型农机具专项补贴的强力扶助下,于去年夏天圆了自己多年的“机收梦”,而家里的柴油打谷机也就此“歇菜”了。

  据县农机管理站站长王进华介绍,自2006年实施专项补贴至今,全县已购置各类农机具2万台,国家配套补贴资金3040万元,惠及农户1.85万户。

  “唰…唰…唰…”不到1个小时,杨树华家的8亩水稻已全部收完。看着稻田里一行行轧碎的秸秆和一袋袋鼓鼓的麻包,回想着老杨讲述的打谷机变迁史,记者不禁感叹,秋收方式的变化历程,不正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吗?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