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西安亚澳:避开同质化陷阱

朱礼好 2013年01月28日

  走进知名耕整机械制造企业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史可器的名言“产品就是人品,外观是我脸,内在是我心”,被异常显眼地镶嵌在厂房外墙上,一下子让参观者对这家企业产生亲近感。

  作为省内极少的规模农机企业,2011年产值达1.9亿元的亚澳已经是陕西无可争议的农机龙头。行业人士一提及陕西的农机产品和农机工业,很自然地与亚澳产生品牌联想。

  亚澳的前身是建于1976年的当地的一家村办企业,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国内第**台旋播施肥机。史上**大的荣誉,大概是1991年被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墨西哥。1994年亚澳改为承包制,2008年再次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搬迁到如今的西安沣京工业园所在地,产能大幅提升。受益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近几年公司插上腾飞的翅膀。也许有人对其1.9亿元的产值不足为奇,但在规模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内农机具行业,亚澳已经成为行业前三强了。

  目前,亚澳公司产品涵盖20-300马力配套的系列多功能变速旋耕机、旋播施肥机、联合耕整机、双轴灭茬机、玉米精量播种机和水田打浆机等八大系列80多种产品,不过核心主营产品仍为旋耕机与旋播施肥机等复式耕播机具,畅销于全国的23个省份,成为国内农机具领域覆盖面**广的企业。

  分析亚澳的成功,主要源于“专注”二字。多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农机产品,力求解决农民耕播难题。公司总经理史炳哲告诉记者,除了有一个近30人的研究所进行自主创新,还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不断完善,目前公司拥有专利技术30余项。公开资料显示,亚澳已成为国内农机具领域专利数量行业领先的企业。令公司总经理史炳哲颇为自豪的是,公司的变速旋耕机,一举解决了拖拉机作业快了效果差、作业慢了效益低的问题;而其旋播施肥机化肥使用有效率提高60%以上。

  为确保市场流通的产品和备件100%合格,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质量问题从不马虎。每当销售季节和服务期结束,亚澳就会将市场上未用完的配件和整机运回公司进行保养与检修,“将质量问题尽量消化在公司内部,有问题的产品严格不让出厂,”公司全力做好质量管控工作,智能化的装配线要求零部件必然是标准化的,否则无法上线,跑冒滴漏的低级质量问题绝不允许出现,须全部试一遍才能出厂,减少小毛病给农民带来的麻烦。一个生动的细节是,亚澳在对其旋耕机检测时会听其噪音,以判断产品质量。

  亚澳还很重视用户的服务质量,每台机器都要强化培训,公司先对经销商培训,经销商再给用户培训,旋耕机做到50%回访、旋播机免耕机则做到100%回访,后续配件的供应列入与经销商的合同条款。

  按照史炳哲的设想,今后公司的重心将放在两头――研发和销售,着力于提高营利能力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生产环节除了核心部件仍自己做,将更多依靠外协配套商。事实上,这与台湾施振荣博士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不谋而合,两头的利润很高,而中间的生产环节利润却很微薄。

  目前国内90马力以下的旋耕机、旋播机很多农机具制造商都在做,竞争异常激烈,河南、河北的许多小厂,大搞价格战,成本压力自然就影响到产品质量。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陷阱,亚澳调整发展重心,将精力更专注于9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配套产品上,在市场上则着重于东北和新疆市场。目前,国内12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机具除了进口产品,70%都由亚澳提供。

  采取如此发展策略和理念,一是因为这是国内农机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随着近年来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拖拉机功率上延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史炳哲也并不讳言这种战略选择乃高端农机产品的利润率相对高些,也只有这样,公司才更有资金实力投入下一轮研发,才更有能力购买质量上乘的零部件、保证产品质量,打造长远的品牌形象。事实证明,好东西农民并不怕花钱。史炳哲研究外企产品的结果,“关键就是产品质量、可靠性高,要不价格那么高为什么农民还是愿意买?”他反问道。

  此外,这样做也保证了经销商的赢利能力,有利于厂商之间结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鉴于此,目前,同类产品中亚澳产品价格也是**高的,譬如2.6米幅宽的旋耕机价格要比主要竞争对手高出3000元。“我们会让农民感到物有所值。”

  产品往高端发展,对工艺设备的投入当然也越来越大,对此亚澳亦不吝投入,3年来在这一块的投资达到300多万。尽管目前是国内农机具龙头,但史炳哲头脑仍很清醒。他称,中国农机具的精度方面与日本差距明显,虽然亚澳在旋播机行业有一定位置,但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还相当大,2013年要继续加大力气完善细节,“我们要认真地做好设计、生产和质量管控等工作,向国内国际先进企业学习。”

  在史炳哲的心里还有一个隐结,国内农机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欧美同行相比还是太低。以去年的销售额计,亚澳417名员工人均产值仅50万元左右,而德国企业人均产值达到两三百万元,日本久保田更是高达800万元。2012年中期,亚澳曾力邀原苏州久保田的前负责人中居俊雄充当顾问,力争在现场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日本的精益化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方案。此项目后因钓鱼岛问题而引发变故,但史炳哲称,还要切实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效益的改善。

  目前国内主机的与农具的配套比还很低。安徽省农机局江洪银先生认为,国内需要几个像样的农机具企业支撑行业发展,大中拖消费量上来了,对农机具的需求也增加了,不仅要有数量,更需要有质量。亚澳,仍需继续努力。 (文/朱礼好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2013年第1期)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