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返乡潮、民工荒与农机化

天津市农机局 胡伟 2010年06月21日

  有一首歌唱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实生活确实如斯。

  还记得2008年底与2009年年初,我忙活着组织天津市农机研究所的几位同仁一起研究农民工“返乡潮”对农机化影响。集思广益撰写出1篇文章,在《农机市场》2009年第3期发表了。谁知刚刚过了1个年头,2010年春节之后,忽闻沿海地区又出现了“民工荒”。世态变化之快让人有点瞠目结舌之感。

  说起来,无论是“返乡潮”,还是“民工荒”都与农机化有关联,关联的结合点就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农民工之于农机化不是间接的关系,实在是有直接的联系。农民工的走与留,与我们农机化都大有干系。农业生产离不开人,这些人留在农村就是农民,就是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才能称之为农民工。农民工实则是工人,而不是农民。虽然他们与农村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返回农村的话就恢复了农民的身份。

  现在看来,农民工返回农村,并不是都去再次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可能他们在“返乡潮”回到农村之后,暂时再次成为农民,或者说只是暂时住在了农村。其实,他们的心已经不在农村了,而是心仪城市。对这一族人群而言,重返城市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成为农村的匆匆过客,城市才是他们人生旅程**终的目的地。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现实。

  “民工荒”有诸多成因。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在扩大,劳动力供不应求,必然造成“民工荒”。而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吸引力的减弱,也会造成“民工荒”,这都是重要的因素。

  农机化物化的表征是农业机器的使用,但操作这些机器的是人,无论这些机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有多高,还都在人的掌控之中。

  从事农业生产也是选择留在农村的农民的一个重要的选项。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绝不是只是想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了,而应该是跟农机化密切相连的新型农民。

  农机化能留住回乡的农民工,核心问题是经济收益。从事机械化生产可以给农机手带来较高的收益。农机化生产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劳动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的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机械化方式注定会成为农业优选的生产方式。这使农机化发展前景广阔。如此好事,留下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自主留下来的返乡农民工,作为新型农民与传统生产中的农民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例如思想观念差异,心态差异,知识差异,技能差异,期望值差异等。

  我们农机化管理部门在“返乡潮”和“民工荒”中都面临机遇与挑战。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典型示范等,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改造农民的思想。如何引导这些留下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他们利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让他们用机械化生产模式从事农业生产,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具体而言,让他们依靠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享受购机补贴优惠,置办生产必备的物质手段,采用诸如保护性耕作技术、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

  “返乡潮”、“民工荒”,与农村关联,与农民关联,自然与农机化息息相关,我们在这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积极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也是我们本身的工作。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