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下滑让我们悟到了什么
王跃生
2007年08月28日
尽管从上半年一些统计数据的情况看,农机工业的总产值上涨达到了18.15%左右,但大中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两大主力产品的不小下滑幅度,却与之形成了很强的反差。
尤为值得让我们注意和反思的是,这两大产品在农机行业的主要产品中是仅有的下滑产品,而其它产品的增幅都不小,比如场上作业机械上半年增幅达到了57.28%。那么,这个行业的下滑让我们悟到了什么?
首先,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并非是因为行业的不景气。因此,一些企业认为今年的补贴实施滞后导致市场下滑显然站不住脚。或许,在中央补贴资金的拉动下,企业已经习惯了依赖补贴而随着市场的上涨趋势,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不只是宏观调控一种手段。倘还是躺在补贴的安乐窝里,恐不是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了。谷物联合收割机的例子就是很现实的、惨痛的教训。
其次,农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并非是为了“占”国家补贴资金的便宜,而是拿它作为赚钱的工具的。确实,去年的需求出乎行业的意料,不少地区农民申请补贴机具的人数如果排队的话,恐怕2007年都不能满足。但为什么今年有些地方情况有所变化了呢?很简单,就是买到农机后投入作业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以挣了。很显然,企业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不到位,对他们的需求不明了,从而导致所谓的提前消费带来的供需失衡。
再次,农机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实在乏善可陈,因而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后继不足。从汽车工业行业看,谁的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快,谁的技术创新的步伐快,市场就会青睐谁。农机产品虽然不能够完全跟汽车产品相比,但作为机械产品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却大同小异。福田雷沃重工的发展轨迹已经向行业展示和表明了,农机产品也需要创新,也需要漂亮的外观,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能够满足复杂的作业环境和沉重作业负荷的可靠质量,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售后服务。而今年截至到目前,福田雷沃重工的大中马力拖拉机不降反升,也是需要同行学习和反思的。
**后,农机行业的市场混乱,向来是被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和人士所痛恶的。多数农机产品制造业的准入门槛之低,直接造成当某一种产品有利可图时众人皆想一拥而上的局面,带之而来的是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的悬殊、竞争格局的混乱。一方面是因为农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逐利心态;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善。制度的缺陷、税收的漏洞、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监管的错位,无一不加剧了农机市场的环境恶化。
据悉,就在前不久,由12位农业农机业内人士联名递给国务院的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回良玉都给予了批示。就在批示前后,中央财政又追加了8亿元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得2007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0亿元。不仅如此,由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委组成的调查组,对农机工业的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一份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牵头组织的《关于加快我国农机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由此可以肯定的是,中央对农机化的重视程度又有了大的提高,并且会对农机行业的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以便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
总而言之,我们在欣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宏观调控对中国农机化的发展,以及整个农机工业的有效带动的同时,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规避各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风险,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忘记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推动中国农机化的伟大使命,不论是在农机市场往峰顶攀爬还是向低谷下跌,则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现代化之福。
点击继续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