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09年12月29日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六年以来,财政补贴资金逐年大幅增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在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价格控制难。补贴农机具定价机制不透明,虽然今年以来增加了询价、议价环节,但定价的主动权不掌握在农民手中,存在厂家变相加价、抬价现象,导致部分农机具在农民享受补贴后的购置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相差不大,使财政补贴“缩水”、农民受益减少。

  二是监管执法难。随着补贴资金的逐年加大,补贴机具数量急剧增加,使得散置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监管难度很大,个别购机农民将享受补贴的机具违规转卖,特别是地方进行累加补贴的机具,由于地区之间的补贴差别较大,存在个别农民差价倒买倒卖补贴机具现象。对私自处置补贴农机具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很难掌握详细情况,监管执法比较困难。

  三是日常管护难。农机具棚库建设滞后,农民购置的农机具大多露天存放,风吹日晒雨淋,影响机械使用寿命。

  四是定点维修难。目前生产厂家维修点设立较少,机械出现故障维修不方便,成本较高,农机户意见较大。受以上因素及油价上涨等影响,农机作业成本持续上升,作业利润降低,农机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适度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立公平公正、覆盖面广的普惠性补贴政策。对现行的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由目前依据农机目录确定补贴农机具种类和受益农户,改为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的购置行为为主体,依据农民实际购置的农机具类型确定补贴标准、金额,农机购置目录仍然保留,但应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在补贴环节上,由直接补贴给生产厂家、农民间接受益,改为直接补贴给农民、农民直接受益。在补贴范围上,将受益农民由部分扩大到全部,增加农民议价主动权,确保农民能够买到质优价低、自己中意的农机具,培育生产厂家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促其提高服务水平,使购机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整合涉农补贴优惠政策,建立综合配套政策机制。加强配套政策措施建设,逐步建立包括购置补贴、燃油补贴、农机信贷、税收优惠、农机保险等在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体系。强化财政投入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及外资投资农业机械化,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

  三、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加强补贴农机具监管。建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出台《补贴农机具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机补贴程序、方式,维修点设立、管理,补贴农机具的管理、处置,相关管理部门的权责与执法规定等予以明确,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确保这项惠及千万农户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取得更大实效。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