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春季全国会上演拖拉机技术流变

牛家通 2025年03月25日

  一年一度的全国春季农机展再次花落驻马店会展中心,尽管行业步入低谷,众多企业面临经营挑战,本次展会仍吸引了600余家企业参与,未参展的企业亦派遣代表到场,现场汇聚了众多企业领袖,旨在通过同行交流及友商合作寻求破局之道。

  春季农机展上,拖拉机产品仍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展会上有40多家拖拉机企业参展,我们所熟知的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东风农机、道依茨法尔等公司悉数到场,展会是市场竞争的延伸,产品是展会竞争的核心,那么今年春季会上拖拉机行业有什么新特点呢?让我们从拖拉机技术路线的角度做个分析。

  一、动力换向激战正酣

  目前国内拖拉机行业面临着机械挡、自动挡、纯电、混动,以及氢气、甲烷等多种技术路线、多种能源的选择困境.技术路线的分歧,一方面是企业的商业行为,另一方面则与补贴政策的导向有莫大关系。

  2024年8月新三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发执行,传统机械换挡拖拉机补贴下调,而自动挡拖拉机补贴力度加大,动力换向与动力换挡、CVT拖拉机补贴标准相同。

  动力换向技术成熟,多数国内企业有能力提供产品,且其终端售价远低于CVT拖拉机。因此,动力换向拖拉机性价比高,更受欢迎,2025年企业对此热情高涨,春季展会即见一斑。

  本次展会上,一拖展出了LP2604-C、LMA2004-C、LXM1604-C、MY1204-9等动力换向拖拉机,据悉,一拖已成功研发出涵盖80至320马力范围的全系列动力换向及动力换挡拖拉机。潍柴雷沃展出了P1204-4P2、M3004-7NP1等多款动力换向产品,采取的是动力高低档+动力换向,电控湿式离合器,据称,其在同类产品中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黄海金马展出了YQX1804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拖拉机;东风农机展出了DF2804-PS动力换向拖拉机,主变速AMT电控同步器换挡,副变速区间动力换挡;悍沃展出了HP2604-G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拖拉机;洛阳丰收展出了芬美德FC2104-P动力换向拖拉机;英轩展出了YX2004-5P动力换向拖拉机。

  可以看出来,本展会上动换向拖拉机是一个热点,其次是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技术方案,总体而言,山东系拖拉机主要遵循的是雷沃所采用的动力高低档结合动力换向,并配备电控湿式离合器的技术路径。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动力换向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展会上某知名企业虽然展示了近10台大马力拖拉机,但并未展出动力换向拖拉机。一些小企业展出的仍然是啮合套变速箱拖拉机。

  二、动力换挡、CVT长线布局

  从抢占现实需求的角度看,今年拖拉机企业最重视的是动力换向拖拉机,由于补贴政策已经明朗,既然动力换向和动力换挡、CVT是同一个补贴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企业要抓今年的补贴政策红利,当然是优先推广动力换向拖拉机,所以今年国内拖拉机企业对动力换挡和CVT拖拉机的热情有所降低,几家提供变速箱的供应链企业也表示今年要主抓动力换向变速箱,动力换挡的先缓一缓。

  春季会上动力换挡、CVT拖拉机并不多。潍柴雷沃今年展出的拖拉机可分为CVT和动力换向两大系列,雷沃CVT产品已形成系统化,并且真正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本次展出了P3404-8V、P2404-7V等主销机型。

  扬州迪玛驰和广东锆耘公司重组后第一次在全国会上亮相,本次展出了UP3604全动力换挡拖拉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UP系列拖拉机涵盖3204至4004四个功率段,配备16F+4R变速箱,且据厂家称,此乃本届展会上唯一展出全动力换挡拖拉机的厂商。

  春季会参展的企业数量本身并不多,到现场参展的拖拉机企业也只有约40家,部分知名品牌缺席,导致动力换挡和CVT产品展示匮乏,变速箱参展企业同样数量有限,潍柴动力展出了320马力CVT动力总成,这套总成在2024年长沙全国会上展出过。

  三、机械挡仍是销售主力军

  总体来看,动力换向领域准备不足的企业众多,未携机型参展;动力换挡和CVT技术门槛高,部分企业甚至难以完成样机制作,所以参展的企业和展出的产品都很有限。

  本届展会上真正的主角仍然是机械挡的传统拖拉机,目光所止,仍然是啮合套换挡、同步器换挡、棱式换挡拖拉机的天下。

  须知,尽管自动挡拖拉机性能优越,但用户收益大幅下降乃至大面积亏损的现状下,质优价廉、性能稳定、使用可靠、配件服务齐全的机械挡拖拉机仍然是主流需求。

  所以企业无需恐慌和焦虑,在动力换挡元年,机械挡拖拉机仍然占据需求的大头,把机械挡干好,企业仍然会有饭吃,相反,明明没有开发自动挡拖拉机的实力,且要硬着头皮上,可能不但吃不上自动挡的红利,还有可能丢掉自己安身立命的机械挡产品市场。

  整体看,机械挡有以下的新情况:一是中小马力机型被重新重视,如50马力档的拖拉机由于不需要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所以性价比突出,很多中小企业重点展出了50马力档的系列化产品;二是产品品质在提升、外观在改变、配置丰富化,机械挡拖拉机已从昔日的‘大马拉小车’及低价竞争的泥潭中走出,转而迈向品质竞争的新阶段,市场甚至出现了以大功率伪装成小标车型的现象,如原来90马力车型标号为50马力,国内中马力拖拉机的功率正在“逆转”,这对用户来讲是个好事情。

  从展会上看,一方面是拖拉机企业谁都不敢对动力换向、动力换挡等高补贴的机型掉以轻心,另一方面没有企业敢放弃当前主流需求的机械挡机型,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动力换挡和CVT象征着门面与形象,而机械挡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内核角色,再说了,国内农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千层饼结构’,其中,低端拖拉机和机械挡拖拉机依然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拖拉机企业丢掉机械挡拖拉机,将会失去现场,也必然没有未来。

  四、混动热情稍降,静等政策靴子落地

  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混合动力的热情并没有在拖拉机行业重现。

  本次展会上,明显的感觉是拖拉机企业对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热情有所降低,在混合动力拖拉机鉴定大纲没有出台,补贴政策没有明朗化之前,国内混合动力拖拉机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潮。

  春季会上,混合动力拖拉机参展企业寥寥,机型展示亦显单薄,然而,一些知名企业及其标志性机型依旧亮相展会,吸引着专业观众的浓厚兴趣。

  如黄海金马YX3004ET、英轩重工YX3004-8HEV、东风农机DF2804(F)等,长沙会以全系列混动拖拉机参展的河北铠特缺席本次展会。

  混合动力拖拉机暂陷低谷,补贴政策导向为关键所在。然而,展会表象不可尽信,企业缺席并不代表忽视,实则国内多家实力拖拉机制造商,正携手玉柴动力、上柴动力等,或明或暗地推进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与技术积累,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补贴政策东风劲吹。

  五、纯电凤毛麟角

  在本届展会上,令人略感意外的是,纯电拖拉机在本届展会上依旧未获足够重视,因为似乎只有黄海金马展出了一款YL254ET纯电动拖拉机,该产品曾多次亮相全国展会,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展品,观众对其颇为熟悉。

  本次展出的是一款带驾驶室的YL254ET,其外观有所升级,做工更显精致,据说这款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销售,此外,据传黄海金马已成功研发出70马力纯电拖拉机,让我们期待在10月份武汉会能一睹芳容。

  据相关专家的观点,当下纯电拖拉机不被企业“待见”的原因:一是没有进入补贴目录,代表着政策制定态度还在摇摆,只要不进入补贴目录,纯电拖拉机就很难在国内被商业化;二是目前成本高,价格上劣势明显,据悉YL254ET售价约10万-13万元,某科技企业的140马力纯电拖拉机售价50万元,与传统拖拉机相比,电动拖拉机在作业效率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价格劣势巨大,再加上用户接受度很低,所以导致国内的纯电拖拉机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

  按照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电动拖拉机推广初期,国家必然通过大额补贴降低用户购买与使用成本,待规模效应显现,成本下降,价格亲民,方能促成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另外,造成国内纯电拖拉机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是企业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使用场景,美国帝王拖拉机关注于葡萄园,中科原动力正在开发养牛场使用场景,也许都是正确的方向,但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国内纯电拖拉机的希望,一方面是要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另一方面是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使用场景,补贴可降低购买门槛,合适的场景可促进技术熟化,这两者缺一不可。

  六、无人驾驶拖拉机暂处低谷

  无人农场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但是无人驾驶拖拉机在全国社会上却难觅踪影,这与三年前遍地英雄干无人拖拉机的盛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过于超前,目前还没有刚性需求。一种新技术能被产业化且被用户大量的使用,绝对不是技术先不先进的问题,也可能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与机器的使用环境有关,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我们目睹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具备耕种管收等全方位作业能力,其测试的作业效率与质量均优于传统农机。然而,由于当前配套体系和使用环境尚不完善,无人驾驶农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机会仍较为有限。

  其二是无人化的概念不再新鲜,企业不愿意再炒作这个概念。确实,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人们对无人化的概念已不再感到新奇。这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使得无人化技术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加之其商业化应用的困难,导致观众对展出无人驾驶拖拉机的企业产生了诸如“炒作概念”“哗众取宠”等负面印象,因此企业也愈发谨慎地展示这些产品。

  不过电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全球拖拉机发展的主航道,目前的偃旗息鼓只是在积蓄力量,相信不出五年,无人驾驶拖拉机必然还会再次爆火,等到无人驾驶拖拉机重出江湖的时候,必然是智能农机时代真正地到来。

  后记:站在农机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这场春季全国农机展会折射出中国拖拉机产业的韧性与创新力。技术路线之争背后,是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的双重角力——动力换向的短兵相接、机械挡的坚守突围、新能源的蓄势待发,共同编织着产业升级的经纬。尽管行业寒冬未退,但企业已用行动证明:危机中孕育着变革的生机。当政策东风与市场真实需求同频共振,属于中国农机的智能化、绿色化新时代,或许正从这个春日的驻马店启航。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