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新添一个强劲对手,全喂入水稻机竞争再升级!

柳琪 2022年07月20日

  按行走装置,联合收获机分为履带式、轮式和轮履混合型,不过第三种在国内比较少见,本文主要说说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又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国内目前以全喂入为主,半喂入虽然有无数的优点,但是效率低下是其最大的短板,所以在与全喂入的竞争中一直落后下风,在国内只有不足3000台的年需求量。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国内的水稻联合收获机早已度过了巅峰期,但是仍有很多人看好这个细分赛道,每年都有新品牌诞生,笔者本人也认为全喂入属于“大水大鱼”的行业,商业价值高,且在未来行业仍有增量空间,应该是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必须要争取到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产品,得水稻机者得天下,失水稻机者没有资格问鼎中原。

  一、大佬纷至沓来,全喂入竞争再升级

  “三夏”期间到江苏、浙江一带考察市场,明显地感觉到今年的农机略显疲软,这让笔者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但其实国内农机行业从来不缺乏亮点和意外,惊喜随时可以发生,比如在江苏泰州考察林海插秧机工厂时,在一个新产品试制厂间“邂逅”了林海公司新研发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该产品正在申请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计划下半年上市销售,也就是说国机集团下属的这家在插秧机行业有很强竞争实力的林海公司也要正式进军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了。

  林海不是最有名的新入局者,也不会是最好一个,事实上在林海之前,近期引起行业内外巨的关注的还有徐工、碧桂园、久富等背景或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

  徐工给农机行业正式提交“投名状”是今年的事。据农机行业权威媒体报道,4月中旬徐工面向国内正式推出MXR系列履带谷物联合收获机,具体型号是XR730、XR630,也就是徐工水稻机起步是6公斤、7公斤的主流机型。

  从上图1可以看出来,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在2015年就度过了高峰期,近五六年的时间里行业已经在不动声色地洗牌中,2021年已经只有46家生产企业,剔除2.5公斤及以下小型机企业、僵尸企业、贴牌工厂的话,真正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也就是沃得、雷沃、久保田、洋马、井关、星光、中联、东风、东方红、久富等约10个品牌,其中沃得、雷沃、久保田是行业前三强,三家占比约85%,行业集中度处于寡头垄断的水平。

  在行业整体度过高峰期,且处于寡头垄断阶段的行业,仍然有新品牌入局,且新入局者是实力派或有强大的背景,一方面说明全喂入行业的魅力不减,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在升级。

  二、大佬们趋之若鹜,为什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固化,且实力派云集的大背景之下,林海、徐工、久富等大佬为什么还会对全喂入水稻机行业趋之若鹜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重点剖析。

  1、战略高地,不允缺失

  在国内市场上,水稻联合收获机年产值约120亿,其中全喂入约为100亿元,是规模仅次于拖拉机的第二大品类,其重要性和行业地位不言而喻。

  在国内市场,农机生产企业如果想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就必须要在旱地和水田两个市场上进行产品线布局,近五十年的产业史证明,只有旱田机械或只水田机械的农机企业,都不能成为国内农机行业真正的领头羊,这与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久保田等跨国公司面临的形势还有所不同,是中国的特殊环境、特殊国情、特殊需求决定的。

  也就是说,在国内农机行业想成为有地位,有话语权的农机生产企业,就必须要拥有在水田机械上的竞争实力,否则就是战略性资源缺失,而国内水产机械规模最大的品类是水稻联合收获机。

  水稻联合收获机之于龙头企业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业务,要想成战略性的企业,战略性产品是允许缺失的,缺失了战略性资源就注定是不入流的企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潍柴雷沃、一拖股份、东风农机、常州东风,包括约翰迪尔、爱科等国内头部企业和跨国公司挤破头都想进入水稻机的动机了。

  2、规模效应好,利润空间大

  在所有的农机品类里,有一些产品貌似需求量很大,规模效应明显,但深入地结构化地分析的话其实不然,如拖拉机行业,国内在2020年有41.26万的需求量,具体到50马力段上则只有一万多台的需求,而具体到东方红品牌上则只有上千台的销量,这说明这类产品总量需求很大,但是具体到机型上也是小规模生产。

  而有一些产品貌似需求量一般,但规模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需求单一化、产品标准化。如水稻联合收获机,如2020年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需求总量约为5.8万台,其中沃得锐龙6公斤跨区版本和经典两款机型销量超过2.5万台,这两个机型是同样的底盘,只是配置不同罢了,对于沃得工厂来讲,可以形成极强的采购、组装、销售的规模效应,成本会极大地降低,利润会尽可能地高,是公司真正的现金牛产品。

  全喂入水稻机市场竞争有序,目前主要在沃得、潍柴雷沃和久保田三者之间展开,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该行业并没有陷入无休无止的价格战,而是以久保田品质战和沃得的服务战为主导的良性竞争,所以行业的利润空间一直比较充裕,这也是吸引众多大佬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的原因所在。

  有高利润空间的行业值得长期坚守,也更容易容纳新进入者。行业的生存空间就是价格最高者和最低者之间的差价。

  如江苏补贴系统公开数据显示:洋马YH1180KG23市场售价252000元,久保田EX108Q市场售价206000元,而雷沃RG50超越版市场售价135600元,沃得锐龙4LZ-5.0MAQ市场售价103000元,洋马YH1180KG23、久保田EX108Q和沃得锐龙4LZ-5.0MAQ价差在149000元、103000元。

  久保田和洋马的高价战略,恰恰为国产品牌预留了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另外从近几年久保田和洋马推出的新产品看,行业的利润空间还在扩大,也就是这些国际大品牌仍在抬高行业的利润天花板,另外随着国产品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机毛利空间也会增加,这样国产品牌的利润空间理论上更大,这类产品也更有商业价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就会吸引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地加入。

  3、侵略性、替代性极强,市场空间仍在扩展

  笔者认为水稻联合收获机(包括全喂入机型和半喂入机型)是战略性农机产品,其战略的重要性在近几年不断地凸显,这是因为水稻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对其他的收获类产品形成了强烈的替代效应,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小麦联合收获机。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2013年对于水稻机和小麦机都是拐点,但一个是强力向下,一个是断崖式下降,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风格,受此影响,国内生产水稻机和小麦机的企业也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沃得强力崛起,久保田经历不衰,而雷沃和中联陷入下行通道,一拖的小麦机成了烫手山芋。

  背后的秘密藏在需求里。追根溯源,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受相对收益低的影响小麦播种面积不断地在下降,由于水稻产量大相对收益高,且在口粮中占比不断地增加,所以水稻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且稍有上升,有数据显示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亩,小麦约3亿亩,这就造成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所需农机需求整体多于小麦全程机械化所需的农机,当然也包括水稻联合收获机。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且近几年对小麦机需求影响最大的是小麦机与水稻机之间的替代与被替代。

  小麦机和水稻机统称为谷物联合收获机,人们习惯于把履带行走装置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叫做水稻机,轮式行走装置的谷物联合收获机称为小麦机,这是因为履带式的更适合水田作业,轮式地在旱田作业效率更高,“轮旱履水”的局面维持了很长时间,但后来这一平行的局面被打破,规则的破坏者是履带收获机。

  与轮式机机相比,履带式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具有更好的通过性、适应性和安全性,在轮式机到不了或不敢进入的丘陵山区收获作业市场里,目前几乎全部是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得天下,不论是小麦、玉米、油菜、荞麦、青稞或其他杂粮,水稻机通通能拿下来。

  另一优势则是转场的方便性,这是履带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最突出的优势,也是在麦收区跨区作业市场水稻机取代小麦机的原因,小麦机有两驱四驱两种机型,不管哪一种机型,在转场时速都不会超过40公里,速度太快就会很危险,而水稻机转场时根本就不是自己走,而是用小微卡或中卡车,这种车不但是运输工具,经过改装之后就是流动房车,跨区作业过程中机手一家人衣食住行都在这一辆车上,同时卡车的速度很快,可以毫无限制地上高速公路,时速不超过120公里就没有问题,相反看轮式机车的转场速度就比履带机慢得多,所以往往在轮式机赶到作业现场时,履带机已经把活干完了,当然履带机与轮式机车相比,更大的优势是履带机可以收水稻,而轮式机进不了水田。

  履带式的水稻联合收获机比轮式的小麦机适应性好,转场更方便,所以近几年时间里水稻机不断地蚕食小麦机的市场,其结果就是水稻机占比不断地提高,小麦占比不断地减少,这从上图就可以看出端倪。

  此外水稻机还对玉米机、油菜收获机、大豆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其他细分市场的竞争性产品形成强替代,所以在谷物联合收获机里,履带式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占比在不断地提高,从销量和销售额看在谷物联合收获机里都是最大的,所以说得水稻机者得天下!

  三、形势正在起变化,入市需谨慎

  以上我们着急分析了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对于农机企业和战略性意义和其规模化优势、良好的拓展性的优势,但农机行业的需求环境、产业格局、竞争形势、需求特点一直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站在动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看,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特征都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过去看似重要的特征和规律正在失效,新的规律正在起作用,所以企业也要在新的环境下,用动态的视角与时俱进地观察这个行业,并制定更加符合趋势与潮流的策略。

  1、稳定格局已打破,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2015年-2020年是江苏沃得锐龙5公斤、6公斤机型一家独大,连续几年市场占有率超过60%,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的竞争位势,但在2020年潍柴股份收购雷沃重工并成立新的潍柴雷沃之后,雷沃公司实现了涅槃重生,新成立的潍柴雷沃把业务增量的最大希望押注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并接连不断地推出了在品质、配置、价格上有很强竞争力的6公斤、7公斤、8公斤大喂入量的机型,如RG60荣耀版、RG60尊享版、RG70金刚版等。

  雷沃的对标品牌是沃得农机,通过推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积极的商务政策和积极主动的营销手段,沃得的销量快速增加,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近两年的时间里从沃得、久保田等品牌手里抢回来大约15%以上的市场份额,沃得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多年未曾有过的形势,也打破了全喂入行业一直稳定的竞争格局。

  与此同时,在产品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久保田终于觉醒了,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快速推出5公斤、6公斤的新产品,在喂入量上已经不再落后于国产品牌,这为久保田准备了重新夺回销冠的筹码,如2022年久保田主打的机型是6公斤的EX系列全喂入联合收获机,即EX108-S、EX108Q-S再加上还有升级版本5公斤喂入量的CX100-S、CX100Q-S让其有与竞争对手平等过招的本钱。

  所以说国内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竞争已破位,久保田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应战,雷沃从跟随者到攻垒者,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沃得也不会被动应战,而一定会祭出更加有竞争力的营销手段。

  在行业重新进入动荡期,对于新品牌既是机会也是威胁,沃得、雷沃、久保田三大神仙的打架,死掉的极有可能是小品牌的新入局者,因为目前三大巨头的争夺不是新机会,而是市场存量的重新分配,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就是这个道理。

  2、轮式机正在回归,履带机优势不再明显

  前文说过,履带行走前置的全喂入最近几年的增量主要是来自轮式的小麦联合收获机,但今年的“三夏”作业市场上出现了新情况,这就是小麦机需求的回归和重新收复被全喂入抢走的市场。

  据笔者从市场一线观察和了解到的信息,今年三夏作业期间,履带机的作业量严重不足,而轮式小麦机,尤其是科乐收、约翰迪尔、凯斯等大喂入量的小麦机供不应求,雷沃和中联的9公斤、10公斤大喂入机型的作业量也要高于往年。

  究其原因是黄淮海地区土地集中度在加快,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化水平在提高,所以收获效率更高的大型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作业优势开始显现,另外轮式小麦机的脱粒和清选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履带机,这得益于轮式机的更大更长的清选装置,所以在作业市场上更受种植户的欢迎。

  所以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轮式机的优势开始显现,履带机相对于轮式机,其效率的相对劣势也开始显现,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式机的地盘被履带机蚕食多年之后,终于开始收复失地了。

  这对于轮式收获机企业是利好,而对于履带机企业是利空,尤其是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就得认真地思考,如果履带机失去本来属于轮式机的市场,未来行业整体需求量会不会大幅下降?

  3、保有量过大,单机收益不理想,换机频率降低

  相对来看,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补贴支持力量较大且政策一直很稳定,再加之江苏、安徽、浙江、河北、山东等主销省份的财政条件好,补贴资金兑现及时,所以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销售也很稳定。

  如果从2011年开始算起,到2021年10年的时间里通过补贴系统销售了70多万台的全喂入,如果从2017年算起,5年时间也销售了超过30万台的机器,虽然履带式全喂入算得上是高频更新的机器,但是保有量仍然很大,机手单机作业收益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据从跨区作业组织得到的数据,购买国产品牌的全喂入5公斤、6公斤机型,正常回本时间是1.5-2年,如果是购买久保田、洋马的机器得2-3年,这说的是参加远距离的跨区作业,还要算上收割油菜、高粱、荞麦等杂粮,如果是本地作业,3年-5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收割机的保有量在不断地增加,但由于比较收益低,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事实上近两年在下降,一增一降之间,单机的平均作业面积会减少,作业量比以前会明显降低,机手收回投资成本时间会拉长,就无疑会影响机手购买新机器的积极性,换机频率会降低,这将是影响未来更新量和增量的关键因素,不能不细察。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游客
    发布于2022-08-01 13:31
    市场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使行业的技术和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