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农机化发展如何破解“堵点”“难点”“痛点”

农民日报 2019年01月23日

  由中国农大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于1月19日在京举行。会上,来自农机领域的领导、学者和专家就贯彻落实去年12月2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从供给侧和需求端推动农机化发展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在发言中指出,从供给侧来说,新时期农机化发展主要面临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认为,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如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种植、再生稻的收获、玉米的籽粒直收、油菜的种植与收获、甘蔗的收获、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的种植与收获、马铃薯的种植与收获、杂粮的种植与收获、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田残膜回收等;畜禽和水产养殖设施装备中也存在诸多“短板”;同时,我国农机装备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则认为,我国农机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装备智能化水平不高,对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支撑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

  面对上述农机化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李安宁认为,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于供给侧的能力、质量、效率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着力点,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农田建设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农机经营服务提质增效与农机化管理改革创新,加快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质量更好适应需求,创新供给结构创造引领需求,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罗锡文院士建议,要从创新驱动和政策层面加大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创新驱动中,要坚持绿色发展、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政策支持中,一是建议国家层面上设立重点专项“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创新研究”,举全国产学研之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二是各省(区市)设立科研专项,重点解决适宜区域和作物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三是落实好首台(套)新产品补贴,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加大薄弱环节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陈学庚院士提出,农机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跳出农机发展农机,努力构建造用配合、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的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实践”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赵春江院士介绍,智能化农机装备与传统农机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工作运行表现为更高、更快、更好,同时,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增值30–40%,效率提高50–60%。未来,我国要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积极发展中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促进农机产业升级,使农机装备快速走上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提高农业装备的附加值,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  陈学庚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