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鸣:改革开放助力农机化工作创新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改革开放助力农机化工作创新
作者简介:王永鸣
原浙江农机化报社总编辑
我们浙江省台州市位于东南沿海,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之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实行股份制等等,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农机系统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创新了不少工作办法,比如区、乡农机管理站创办农机化服务公司,解决了农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此经验被全国推广,临海市上盘镇农机管理站的徐永新正因为此项工作突出当选了全国劳动模范。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两件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受益的。
成立农机监理机构
众所周知,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划归公安之前,是由交通部门负责的,而且实行垂直管理,但在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拂下,使我们台州在拖拉机的安全管理的职能上改写了历史。
1981年的下半年,三门县的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县政府大门口由于超速行驶,当场撞死了县检察院的检察长,此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当时我所在的台州地区农机局领导们异想天开向台州地区行政公署打报告,提出拖拉机的安全管理职能从交通监理部门划归给农机部门来管,理由是交通部门人少、线短,而农机部门有县、区、乡农机管理机构,人多、面广。
台州行署的领导们对这个报告很重视,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可以打破旧框框,创新管理模式,认可了我们提出的理由,很快就批复了这个报告,同意我们提出的建议,下文决定地区成立农机管理所,各县(市)成立农机监理站,承担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理工作。
文件明确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发证,年检、年审,拖拉机的全部事故处理(拖拉机单独事故由农机部门处理,拖拉机与汽车发生事故由双方到场共同处理),农机部门可单独上路检查。这样一来将原交通监理部门的职能全部划归到农机部门了。
这在当时的浙江省乃至全国是没有的,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1982年初,台州地区及各县(市)的农机监理所(站)正式挂牌开展工作。浙江省农机局也非常支持,给我们奖励了一万元钱,县里奖励五千元钱,地区农机监理所购买了一台北京吉普车,县里配备了侧三轮摩托车,那时可真威风。
但工作压力也相当大。为了降低事故,我们是没日没夜上路检查,尤其是事故的处理难度相当大。但我们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效果也非常明显,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开展正常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可说是顺风顺水的。但在换发拖拉机牌照及驾驶员的驾驶证中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1983年,我们为了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确定放黄岩县搞试点,并取得了黄岩县政府的支持。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拖拉机及驾驶员换牌、换证的文件。
正当我们热火朝天干的起劲时,黄岩县的周边一些县(市)的交通监理部门对我们换发的牌、证不予认可,采取扣牌、扣证,说是浙江省交通厅要求遏制的,怕这项工作在全省漫延。
黄岩县农机监理站的压力非常大,每天应付来投诉的机手,要求将原牌、证发还给他们,我们也经常接到了黄岩县的电话告急,此事如不及时处理,换发牌、证工作就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为此,作为监理所负责人的我去向地区交通监理处交涉,他们说没办法答复,也承认是省里这样布置的。
既然这项工作是我们地区部署的,发生了问题也应该承担责任。在当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决定采取极端的手段反制。
我带上几个人到黄岩上路检查,对哪个县扣了我们发的牌、证的货车进行报复,那一天当场查扣了邻县的4辆大货车关进停车场,理由是蓬布遮挡了放大号码。
我告诉黄岩站的同行,此行为是地区农机监理所所为,也是我个人的决定,与黄岩站无关,责任上推。
这样一干,事情就闹大了,被扣车的一个县向行署投诉,告我们农机监理所越界执法。为此,扣车的第二天台州地区行署分管副专员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开会来解决此事。
会上交通部门对我的攻击之力是非常大的,说我无权查扣货车,要为此承担责任。我的理由是我是台州地区交通安全委员会的成员,持有浙江省交通安全委员会所发的检查证,对一切违章的车辆均有检查权。而你们交通监理部门也无权查扣我们发的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
双方争论很大,各说各个理。分管的副专员听取了双方申述后表态,双方都不得扣车、扣证了,扣了的要放掉、送回,此事就这样迎刃而解,我个人的担心也消除了。
黄岩的成功经验,为全地区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台州的农机史上也没有这一笔的记述。
创办农机报
1988年,单位的一位领导找我谈话,说想创办一份农机杂志,问我有没有意向。因为我平时在工作之余喜欢搞点新闻报道,文章也时常见诸报端,在当时也小有点名气,我立马就答应下来。
在筹办过程中,我觉得办杂志还不如办报纸,报纸的影响面大,当时的新闻媒体宣传农机的很少。
我记得那时的农机部杨立功部长的一句话,说是农机部门母鸡多、公鸡少,只知道付出,不知道呐喊。
当时的全地区仅有一份《台州日报》,当我提出要办报纸的设想,有些人就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领导们却很支持,要我自己去争取发行的刊号。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台州地区宣传部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获得了发行的刊号。
在申报刊号中,对于报纸如何冠名又动了一番脑筋。当时全国仅有一张《中国农机化报》,而且又是机械部所办,以报道农机工业为主。如果我将报纸以台州冠名就太局限了,对今后的上升发展肯定带来不利。因此,我将报名暂定为《农机化服务报》,为以后升级为省级报埋下了伏笔。
刊号获得后也就是说可以出报了,但我并不满足,没有正式的机构对外叫不响,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开展,我又为此去争取。
我利用当时的行署专员与我父亲同住一幢楼的关系,在父亲的介绍下,有一天晚上我直接到专员家求助,因为专员兼任编制委员会的主任,他听了我的请求后当场表态,说明天编委会就有一个会议,商定编制的事,我将你们的单位列编上,然后让你的上级部门补送一份报告,就这样报社被正式列编了。
经过1988年下半年的几期试刊,1989年1月报纸正式创刊了。当时的报纸仅在台州范围内发行,期发数也就是几万份,根本满足不了我的"野心"。为了让报纸上升到省级层面,我决定每期给全省各市、县(区)的农机部门领导赠送报纸,并搜集全省相关农机方面的信息来刊登。
时间一久效果就出来了,全省好多地方遇到一些会议或活动就邀请我们前去采访报道,外地区发来的稿件也越来越多了,使报纸的内容也更丰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报纸的影响面越来越大,全省各地要求将报纸升级为省报的呼声非常强烈。浙江省农机局的领导也经常听到这种反映,也认可这份报纸的作用,决定与我们合办这张报纸。省农业厅批复了省农机局的合办报告。
1991年报纸的编辑委员会成立,主任由省农机局的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台州农业经济委员会主任担任,各地(市)农机局领导为编委,并在各地(市)设立通讯联络站,由局(站)长担任站长,报纸改名为《浙江农机化报》,报纸的期印数也迅速从几万份增加到16万多份,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报纸创办后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我也例举两件事来说说。
1995年,温州市的永嘉县有关部门作出决定,禁止拖拉机进城,一经查获就罚款,这与当时的政策是不相符的,机手抵触情绪很大,当地的农机部门出面交涉根本没用。为此,永嘉县的农机管理部门向我们提出要求,让我们出面帮助解决。
我应邀赴永嘉直接找到一位常务副县长,将当时省里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向这位县长进行了解读,提出这个禁令是不对的。他听了后也当场表态停止执行。
我回来后将此内容见了报,永嘉的机手拿到报纸后非常高兴,将这份报纸随身携带,如遇检查就亮出报纸,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我们在办报过程中,应各地的要求,由他们出钱给政府的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寄送报纸,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农机化工作的信息,也知道农机部门的作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效果也显现出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绍兴县的新农机发展迅猛,尤其是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大增。我们也是从一位通讯员的来稿中获悉,觉得很有必要加以总结推广。
为此,我们联系了绍兴县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一位常务副县长,请求当面采访,他很乐意接受了我们的要求。
在交谈的过程中,他说本县的新式农机具为什么能快速发展,主要是县政府出台了补贴政策,对购买新农机的由政府给予补贴,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购机积极性。
而出台这个政策就是他看到了我们报社所刊登的宁波某县新式农机具发展的报道,从中受到了启发,认为绍兴县经济较发达,财政比较宽余,也应该反哺农业,让农民从中受益。为此,他积极游说,促使了补贴政策的出台。
他称赞我们的报纸办得好,尤其是给他们这些领导赠报,从而掌握了农机方面的信息。
由于绍兴县自身的努力,后来被列为全国全程农机化工作试点县。
综合上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40年带领改革风气之先,立开放波澜潮头的精神确是可圈可点。
虽然那时的领导干部年纪普遍偏大,但他们接受新生事物一点也不含糊,勇于打破旧框框。如我所述的两件事,如放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觉得有必要整理成文加以纪念。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