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纪念改革开放征文精选】廖建群:为了我那不曾停息的农机梦想

中国农机化协会 廖建群 2018年12月06日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为了我那不曾停息的农机梦想

  作者简介:廖建群

  原宁乡拖拉机厂技术副厂长

  宁乡拖拉机厂的历练

  那是1974年的夏天。高中毕业后正处“待业”的我,听说“上海工农喷雾器厂”响应支援毛主席家乡的号召,对口技术援助我县。接受项目的企业,急需招收技术工人。如是,我凭借自费跟师傅学习的机械加工技术,有幸参加了手动喷雾器的试制生产。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产品定型。县主管部门合并两个小厂正式成立“湖南省曙光农业药械厂”,批量生产“飞燕”牌手动喷雾器。

  当时的企业,根本不需考虑市场变化和投资收益,原材料都是由国家计划拨付,产品价格也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核定,产品售出价格很低;企业成本缺额部分由国家按产量直补给企业(见“注”①)。每年秋春两次的“全国农机会”也只有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农资供销企业参加,不曾见到**终用户。

  接下来,我们企业根据国家计划,又研发了储气式喷雾器、切线泵机动喷雾机。我们的产品按计划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省内各地。每年的用户回访工作,使我从工厂走进了田野,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苦。带回数据不断显示:有不少农民因喷药治虫而中毒,个别的甚至身亡。当然,这主要是使用不慎所致。但怎样减小农民种田的风险,就此写进了我的工作日记。

  时间到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很高兴我有了系统学习机械设计专业知识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使我从一个机械加工者蜕变成为一名农机设计者,早年的纠结和无奈,成为了我的工作动力。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全国开始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这一时期的特有现象,叫“双轨制”,副产品是“倒爷”。企业经营游弋其中,艰难维持。但由于企业有了自主权,产品市场拓展,效益大幅增加。

  为了提高生产率,我们企业在全厂上下展开“学技能,应知应会争先进;讲奉献,技改技革当先锋”活动,很多工人吃住在厂,白昼不离车间。

  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为工人们的设想方案进行理论论证和设计计算。生产线上逐步添上了我们自制的自动切管机、自动杆料成型机、系统密封检测机……多项技术成果被运用到设备设施、工艺工装、产品检测上。

  工人们的智慧和拼搏精神,使我至今难忘。技改和创新,提升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工人素质;企业产品性能稳定,品质远超同行;产品很快覆盖南北,成为当时的国内名牌,并远销东南亚国家。

  “改革开放”在我们单位初见成效。

  “盘拖”诞生记

  我们湖南,东、南、西三面山地围绕,中部丘岗起伏,北部平原湖泊展布,是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山地和平原丘岗地形特征。当时湖南省机械厅(见“注”①)为解决湘东、湘南、湘西地域自走式农用机械的空缺、组织省内力量,立项研发“盘式拖拉机”,我单位是成员单位之一。

  1988年,“盘式拖拉机”研发工作正式开始。我作为成员单位的工程师,负责主机设计的相关工作,和团队成员一起亲身经历了在那个技术基础薄弱的年代,从零开始研发一个山地丘陵拖拉机的艰难。

  记得当时国家布局有四个主机企业,我们“宁乡拖拉机厂”是计划产能**小的单位。**后,却只有我们单位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我们企业于1990年获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号XK06-004-2,成为当时湖南省****的“盘式拖拉机”整机生产企业。

  这种因地适宜的产品,受到丘陵山区农民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乱象丛生时期抓质量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从此,国家将“双轨制”并轨,中华大地一心一意的发展市场经济。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不断涌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时间市场乱象也日渐滋生,假冒伪劣,无标生产的产品不断入市。他们通过低价竞争,或行贿受贿,夺取客户。农资、农机市场出现此类产品,必然会坑害广大农民。

  起初,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管得住。但在农机补贴政策实施的2004年之前,一度出现了失控现象。当时很多生产条件简陋的企业开始做拖拉机配套件,材料作假、热处理工艺被放弃,或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被送入主机厂。

  为了确保拖拉机的制造质量和客户利益,我被单位领导聘任为副厂长,负责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标准国际化后,即为“ISO质量保证体系”)工作。

  我们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外包、外购件企业,并严格入厂要求,使“曙光牌拖拉机”的信誉不断提高,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连续几年扩产,还是呈现排队购买的景象。

  回想那时,我每天带着嘶哑的嗓子处理工作,在家的时间早、晚不见天,工资有增幅,干劲也十足。企业效益好,大中专毕业生都想进我们拖拉机厂。

  重回农机行业创造“盘拖”辉煌

  1998年,我县作为企业改制试点县,宣布所有企业进入改制进行时。何去何从成了每位企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只好拽着对农机的不了之情,离开企业,另闯天下。

  2004年,同事找我,叙说改制后师傅们怎样努力保住“曙光牌”拖拉机的经过,并谈到了市场需求,客户期望。之后求助我协力振兴“曙光牌”拖拉机。师傅们的不离不弃,机手们的力挺和不舍,使“曙光牌”拖拉机不曾消失。

  这对我触动颇大,我的“农机情”重新开始激情燃烧。

  我接受了同事的请求,积极地为他们展开相关工作,并请农机部门领导具体指导。

  **终结果出来了:“生产条件达不到拖拉机生产的要求,不允许生产”。大家挺着急,都是下岗职工,改制时拼凑几万元购买了“曙光牌”拖拉机的品牌和技术文件。如今两手空空远离达标要求,怎么办?他们急切地看着我。我犹豫了,一时不好作答。

  2005年仲夏的一天,同事的爱人哭诉着对我说了他们的现况,并说:“廖总,如果你不伸出援手,‘曙光牌’拖拉机肯定就完了!”听着这些话,实有锥心之痛!

  不日,我做了个别人看不懂的决定:退出经营运作很不错的“智能设备公司”,携资组建拖拉机厂,“重回农机行业”。随着我的进入,原单位下岗的师傅们大多高兴地回来了,一切都按计划如愿实现。

  怎样使企业尽快立稳于市场并发展壮大?通过调研分析,我决定采取“营销”“创新”两腿齐步走的战略。

  我带领企业创新团队,从“曙光牌”拖拉机的牵引性能、转向性能、通过性能,铰接寿命等方面进行提质改进,获得“盘式山地拖拉机”发明专利(专利号:201110029508.0)为主的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新产品“盘式山地拖拉机”为折腰转向、同步四驱机型,很受丘陵山区机手欢迎。一时间,省内外十多家企业仿造跟进(大家都懂的,发明专利也不管用)。

  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盘式山地拖拉机”产销量很快达到历史高峰。我们的产品在湖南、贵州、江西、湖北大部,云南、四川局部地区,充分发挥田间运输、山地运输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用。企业很快稳定,并乘改革之风成长。

  独自探索山地/水田拖拉机技术方案

  随着用户期望值的提升,“盘式山地拖拉机”不能挂接农具作业的缺陷凸显。现实是:山区/丘陵急需要通过性好、机具配套性广、设备年使用率高的山地/水田拖拉机”。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需解决以下技术冲突:

  这是一项艰难而必须要进行的工作,但企业股东思想难统一。2007年,我离开了一手创办的拖拉机厂,先行探索山地/水田拖拉机的技术方案。

  从此开始了我长达十年的再圆农机梦的旅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成绩显著。然而,面积较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的丘陵山区,发展缓慢。受丘陵山区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见“注”②),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任务,比平原地区更为艰巨。大家笑谈是:“大企业不想干,小企业没能力干”。

  情况没有那么坏。我看到:国家近年已启动丘陵山地拖拉机相关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福增教授带领团队,独辟蹊径,创新智造丘陵山地农机初见成效。

  我的创新得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夏明部长的关注。在他的支持下,年轻有为的长沙九十八号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团队、长沙伟诺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云州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

  自费研究,10年坚持,我终于成就了“铰接式山地拖拉机”及“高效动力变速系统”技术方案(见附图),获得七项发明专利和多项创新技术。别看表面没多少动心之处,核心技术在内部,与目前展示的国外机对比有着诸多优势、亮点:

  “差速四驱”取代“等轮四驱”降低功率损耗,提高整机灵活性和行走系寿命。

  模块结构,一机多型;用一个传动系统,满足多个底盘需求,标准化程度高,品质有保障,生产和使用成本低。

  轮/履相互转型(这里所指,是四轮底盘转换成两履带底盘),对于企业,可简化生产组织,扩大企业产出;对农机合作社,可根据不需求变型底盘型式。

  独特的高效动力变速系统,实现四轮驱动有挡无极变速,彻底解决两履带底盘功率损耗大、零半径转向受阻等问题。

  在“铰接式山地拖拉机”上挂接传动腿,拖拉机成具有四脚的农机,可实现行驶和步进,如果加上智能系统它将成为农业机器人。

  当然,要实现以上技术方案,必须要聚大家的智慧,集中国企业之精神!

  我愿奉献已有技术方案

  改革开放40年,应该说是我人生历程**精华的年代。对我个人来说,有不一样的收获:从资本来说,我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农机设计来说,我是由情生梦,逐梦如初。

  我曾问自己,当时放弃赚钱的工厂,潜心突破技术,到如今成了老农机并且退休,有技术无资本,梦仍依旧,是否决策失误?实际上,我内心里是多么希望能像企业的项目一样,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将革命进行到底!只是无奈!国家相关资金不面向个人。

  但我并没有任何的抱怨。改革开放还在进行时,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正处发展蓝海期,同志仍需努力!

  我愿奉献已有技术方案,与有意创新发展的企业一道,为中国农机能用上中国技术而继续奋斗!愿中国农机走向辉煌!

  注: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农机行业都没有自己专属的管理部门,这使我们的创新项目申请,总是难以找到入口而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尤其我们湖南是工程机械强省,农机更是得靠己力创新了。而前面已经提到计划经济时,我们农机是国家直补企业,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所以改革进入市场经济后,农机产品价格一直都维持低价位运行,微利经营,这也是造成农机低质滥造的原因之一。

  注:②丘陵山区地域的差异性,水田、山地经济作物的多样性,导致农机企业的产品不可能形成大批量生产,而多为区域订单的小批量生产,价低量小使企业利润增长受限。我们的农机企业一旦进入产品的创新研发,就有可能是遍体鳞伤,难以复活,非企业不愿创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10大领域》公布,将“农业机械设备”纳入其中后,情况有所好转,但这也只解决了进入项目笼子的企业。

  附图

 

  组委会点评:

  改革开放40年,应该说是作者人生历程**精华的年代。对她个人来说,有不一样的收获:从资本角度来说,她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从农机设计来说,她是由情生梦,逐梦如初。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