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旺季不旺,消费下行,农机行业回归仍待时日

农机通 李勇 2018年09月19日

  农机行业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9月份可以称得上一年中销售**旺的月份,然而,今年9月份,农机市场表现依然差强人意,虽然同比销售总量有所提升,但是离人们的预期相差深远,除了畜牧机械表现尚算过眼之外,其他品类无一出现火爆的销售局面,农机市场到底怎么了?

  今年以来,“去杠杆”和“贸易摩擦”成为了影响经济增长**重要的两个变量,受此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整体趋稳回调明显,GDP增速保持6%-7%左右成为了发展常态。与之同步,中国工业增速也从两位数跌到了一位数,且远未达预期。具体到农机产业而言,今年更是市场持续下探的考验之年,下行压力直逼存亡,一众农机企业举步维艰。从辩证的角度分析,行业升降起伏在所难免,可是,自2015年至今,农机行业经历了连续的调整,占据了产业过60%的传统品类颓势不减,新兴品类勃兴速度并未达到业内期盼的预期,此时,信心变得至关重要。

  农机行业何时重新回归到正常积极的发展轨道?这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大课题,就目前形势而言,仍需时日。

  01需求不足非低速****原因。

  从本质上看,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环,其中有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必须弄明白,一是,什么是去杠杆?用**通俗的话解释,一方面要缩紧信贷,减少负债(借钱办事),与此同时要加紧负债催收(已经贷了款的赶紧还贷)。二是,为什么要去杠杆?相关机构分析,2017年我国GDP总量是82万亿元,乘以250%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负债,差不多210万亿元,远远超过国际红色警戒线,有人推算过,杠杆率超过GDP总量270%,将会引爆一场金融风险,导致国内经济**少倒退5-10年,所以要去杠杆,以防止债务危机导致金融危机。长期而言,金融去杠杆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从依赖投资、增加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转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但是在短期内,去杠杆会使资金面承压,有可能带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利率上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由此看来,今年国内经济运行态势趋缓并不足为奇,按照经济学家许小年的判断,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基本上完成了,资本积累的速度大大放慢,这并不是我们传统上理解的国内需求不足,需要宏观政策刺激等。他判断,一位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成为常态,将成为在后工业化时期的标准数据,它就是这个增长速度。

  话归正题,就国内农机工业产业而言,目前,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整个行业体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的规模,超速发展的也已发了许多不和谐的诟病,比如供需不同步、低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开发不足、技术工艺滞后等。连续几年,国内农机市场传统品类和特需小众品类间的调整不断深入,尤其是今年,令人感受至深的一点,就是过剩饱和且同质化产品持续下行体量远大于小众上升产品体量,形成的冲击力令业内感受到巨大下行压力。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习惯于把市场不好的原因归咎于“需求不足”,其实,从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协调、不同步、不满足才是关键原因,也就是所说的“有效需求”进入调整期,只有市场上的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达到均衡水平,市场上的资源利用率才能达到**高水平。

  延伸开来,国内农机产业中以中小马力拖拉机为代表的动力机械,以小麦、水稻、玉米等为对象的联合收获机械,以低端性能为代表的单缸小四轮、农用三轮车等,都属于农机行业的传统品类,在国内农机市场2004年补贴实施以来的“黄金十年”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品类产品总量急速膨胀,诸多产能重复投入,已经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严重饱和,“供大于求”势必导致市场进入盘存和调整期。而反观在高端产品制造领域,诸如400马力以上超大型拖拉机、大型采棉机、大型青贮机、高端粮食加工机械、高密度打捆机等等,国内市场严重依赖进口。国内整体农机制造体量全球第**,但是总体竞争力和利润附加值并不高,而且在诸多核心部件上仍受制于人,国内加工工艺、技术突破上欠缺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农机行业结构调整已经关乎行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开始,传统农机产业进入了趋缓发展阶段,市场自我修复功能正在深入,行业趋弱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在协调供需不同步的矛盾,在积蓄力量,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02消费不振是多重因素使然。

  有关机构对国家统计局9月14日公布的8月经济主要数据做了分析,指出,反映消费重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这意味着进入201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仅在3月份实现了10.1%的两位数增长,此外,增幅全都在个位数(1-2月合并统计)。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自2004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基本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年内偶尔某月会出现个位数增长,也仅有2017年出现了两次。而进入2018年情况则发生大逆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仅在3月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也只有10.1%,其余时间全部是个位数增长。也就是说,在14年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幅再度开始呈现连续的个位数增长,实际结果远不及预期。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作用巨大,如果内需出现滑坡,经济增长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经济专家指出,目前有三个变化要引起重视,一是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变化、消费能力减弱;二是目前企业本身的获利空间、特别是未来的获利空间在急剧收缩;三是政府所主导的一些投资项目在急剧下滑,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大量中小企业资金上受到影响。

  回到农机行业,自2014年开始,年度市场规模开始跌落至个位数区间,市场风向发生了逆转性变化,规模增幅逐年趋缓,今年以来,这种趋弱运行形势愈加明显。细细分析,农机行业消费不振,除了与产业本身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之外,与其相关多方因素也是关系重大,其中有三点不得不说:第一点是,种地成本高,粮价不稳,国内农业经营领域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现象。按常理,人们消费必定是量入为出,也就是大家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能力,目前,国内农民所大面积从事的粮食种植,整体收益在种植成本居高、粮价不稳等因素影响下长期不达预期,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经营积极性减退,农机作业基础不稳,对行业影响可想而知。第二点是,传统农机产品存量大,机手收益下降,经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农机产品社会保有量增加,农机作业周期在缩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跨区作业逐步减少,机手收益明显下降,投资农机热度出现降温。第三点是,传统品类齐跌,农机产业链集体观望情绪严重,信心不足,投资积极性受挫。越是行业不景气,产业相关链条资源观望情绪越严重,整个产业投资信心尤为不足,也就是说,当前产业颓势尽显、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在继续。  

  03由大变强需追赶的差距不小。

  时下,国家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采取了“三去一降一补”的目标导向,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解决产能过剩、库存高起、杠杆偏高、成本过高、短板突出等结构性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行政手段干预正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市场导向,让市场需求和和市场变革说了算。

  众所周知,我国农机产业规模2012年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但是,大而不强的弊病一直困扰了产业进步和升级。在很多人眼里,农机装备产业不及高铁、汽车等属于高大上的产品,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纵观全球一线品牌的高端农机产品,绝对不比任何一种机械的技术复杂程度低。目前,国内农机产业不仅在大型化、智能化、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而且在关键核心部件上依赖进口,同时在核心技术、材料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等环节尚有诸多壁垒未突破,国内农机产业由大变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具体来看,有三个关键点亟需破解并快速升级。一是,产业格局亟需优化。就目前的农机产业格局而言,国内资源分布分散严重,全国叫得上名的农机制造品牌超过2500家,这么大的体量,整体水平严重参差不齐,相互间恶性竞争不断,产品同质化严重,任何一种产品推出都很快就出现了模仿者、抄袭者,价格恶战屡见不鲜,而反观全球一线品牌,全球五大农机巨头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久保田与克拉斯中前三家企业2015年收入总额与我国当时2319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收入相当,中国市场是这些企业的主要贸易对象,由此可见,国内农机产业布局严重不合理,遍地开花似的布局造成资源重复投入,“散兵游勇”必须规范成正规编制的武装力量,否则,国内农机制造品牌要么竞争而死,要么被欧美企业并购,国内农机产业发展就会遭遇巨大瓶颈。

  二是,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需突破升级。在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农机产业浮躁心态蔓延,企业间互挖墙脚、互挖人才导致技术工艺开发“山穷水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国内农机制造的竞争力越来越低,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在产品制造上,大部分企业更是唯低成本为目标,而且质量过程控制手段匮乏,粗制滥造层出不穷,整个农机产业软实力建设也是到了悬崖边上。

  三是,品牌经营理念需要纠偏。前几年有学者做了统计,日本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有20000多家,寿命超过200年的日本企业有3000多家;在德国、法国,也都有将近1000家;美国尽管自独立以来才200多年历史,但美国百年老字号的企业也有1000多家。相对而言,中国企业中超过150年寿命的老字号大概不到10家。同出一辙,国内农机产业内品牌意识淡薄也是难解之题,在当前的农机市场形势下,传统品类整体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众多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尤其是规模和实力较小的企业,往往就会采取**直接的竞争方式——降价,如果企业做得不挣钱了,卖到成本以下了,赔钱赔不起不干了,那算是有良心的企业家!而现在好多企业他把价格降下来以后他也可以干,不是他有钱赔,而是他可以偷工减料!干一段时间挣一把钱,再换个牌子,**终吃亏的是用户,是跟随其进入低价竞争的其他同行,此种经营模式,谈何品牌?

  所有产业调整都有相似之处,但也不会是简单的重复。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农机行业转型仍在继续,整体消费下行的压力仍在不断加大,可以推断,接下来的2019、2020两年仍是行业盘整期,趋弱态势仍会继续,这种情况下,农机企业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顺势而为、创新突破,在经历重重考验中积蓄力量,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出新的、更大的竞争优势。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陈新清
    发布于2018-09-20 21:41
    中国一拖东方红拖拉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经常,十年机手成修理师,要想做好品牌,要老机手反馈技术。十年老机手好过你们所为机械师。  --来自农机通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