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2017,5大关键词透视合作社发展

农机化导报 2018年01月08日

  随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数量增长非常迅速,合作社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农机服务是服务型合作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需要和**喜欢的社会化服务之一。全国总体上,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农机作业面积的2/3。很多平原地区的县市,仅农机合作社就可以承担本地70%以上的农田作业量,帮助众多农户包括家庭农场解决农忙缺劳力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显著减少机械重复购置。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在打造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具有“引擎”功能,在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7年,各地继续不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7万个,比上年增加7000个,总的来看,农机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本期,将用5个关键词透视2017年我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

  1产业经营双主体化

  合作社不断提高自身装备实力、服务能力的前提,必须要解决产业经营转型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融入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去。

  农机合作社从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单一主体”向既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又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双主体”转变。总之,通过推行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多种服务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户的生产需要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市场化合作机制,实现了合作社成员经济效益的**大化。

  农机合作社以先进生产工具为依托,在适度规模经营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通过订单作业、农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服务、规模经营,机械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优势得以发挥,一些农机合作社正在成为既是为小农户及种养大户配套开展农机作业的新型服务主体,又是自身开展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经营主体。“双主体”农机合作社日益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为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看典型示范社怎么做:

  陕西富平县富秦星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宋景西:

  合作社以“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产业致富和技术培训为载体开展扶贫帮困,依托自身服务优势,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打造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辐射周边8个乡镇65个村,带动农民2000余户。

  合作社农机服务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对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提供订单式农机作业服务;二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引导周边农户将小麦、玉米的生产和管理全程托付合作社种植管理,形成代耕托管模式,目前合作社代耕托管土地3万亩;三是合作社按每亩土地每年付给农户800斤小麦的方式流转土地,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合作社由**初的农机跨区作业收入,逐渐拓展到规模种植收入、订单农业收入、统防统治收入、农机维修收入及各类综合服务收入等多项收入,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灌溉、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服务为重点,给服务区每个农户的每一块耕地建立档案,按农时节点罗列出服务项目,提供既专又精的耕、种、管、收、卖、烘等各类作业标准化、系列化服务,服务收入连续五年突破600万元。

  关键词

  2农业技术集成化

  农机合作社在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流程专业化、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过程标准化,打通农业技术推广“**后一公里”方面,成为了主要载体。据**新统计,新增的高性能机具80%以上都由农机合作社率先购置并投入使用,农机农艺新技术多数是通过农机合作社先行示范和传播推广。农机作为先进机械技术、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的集成载体,具有标准化、高效率、低成本应用的特征,显著缩短了技术传播的链条,减少了技术到位率对农业生产者个体素质的依赖。

  之前都是靠天吃饭,天气等条件变化对种植的影响很大。而现在通过专业化生产,加速智能装备在主要农作物的各个生产环节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对各类地块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土壤养分等多种信息查询、分析、管理和维护,并基于现代化技术装备对地块进行作业方案推荐、生产在线诊断和农机精准作业。

  2017年,农机行业也紧借“互联网+”的“东风”,合作社依托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及时获取跨区作业市场信息,引导供需双方开展订单服务,大力发展智慧信息农业,用“智能、互联、信息”定义“新农机”,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农机为各地合作社带来了更为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力。

  看典型示范社怎么做:

  黑龙江绥滨县建边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长青:

  2017年,合作社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与绥东粮库兴达米业签订了订单,按规定品种种植了鱼蛙共生富硒稻1550亩,全部实现“互联网+农业”追溯体系,每亩可增收60元。同时还按规定品种签订了7900亩绿色水稻种植,每亩可增收30元,共计可增加收入30余万元。同时,进行了水稻超级育秧大棚的二次利用,在哈尔滨聘请技术人员,将58栋大棚全部种植夏川-8号西红柿,产值可达290万元,可实现盈余50万元。

  2016年,合作社统一购进水稻种子、化肥和农药,节省成本6万余元。水稻生产采取统一扣棚、催芽、播种、整地、插秧、田间管理、施肥、收获等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每亩节省成本90余元,两项节约成本91万元。通过统一全程机械化种植,每亩增产14公斤、增收45元,共计增产13.3万公斤,增收43万元。2016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433万元,总支出654万元,实现总盈余779万元。

  吉林农安县鑫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尚乾:

  合作社引进了农安县青山乡第**台免耕精量播种机,开辟了青山乡自1983年到2011年近三十年的玉米灭茬起垄催芽坐水种到单粒精量免耕播种干种湿出的先河。同时,合作社还实现了从机械摘穗到籽粒直收的创新,引进了农安县青山乡第**台玉米籽粒收获机,当年作业面积2800亩。其典型作法和经济效益被列入农安县农机局在“吉林省农机化技术与信息化融合”中的典型示范社进行推广宣传。

  2017年,合作社以6000亩玉米秸秆条带归行全覆盖还田的耕作模式,实现了玉米秸秆自由焚烧到条带归行还田的创新,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其420公顷整村推进的“全覆盖还田”耕作模式被农安县农机局在长春市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观摩会上向全市推广。

  关键词

  3带动性增益联结化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不能追求大规模经营,而目前一家一户小规模又难有高效益。为此,我国农业部门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将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挂钩,以此促进小农户增收,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下一步,要坚持着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要把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挂钩,鼓励各地将政府补贴量化到小农户、折股到合作社,引导推动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看典型示范社怎么做:

  广东廉江市兴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王新:

  近年来,合作社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口,以立足农村、依靠农民、发展农业为基础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探索建立了“三农综合体”发展模式,即从农民的发展需要出发,剖析农业的特点,触发农村动能。通过建设“一院五区”(即现代农村经济职业经理人学院、现代农村土地集约开发示范区、现代农业生态综合开发示范区、现代农业产链融合开发示范区、现代农业商务交易展览示范区、现代农村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区),以农民为核心,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体,形成新型农民教育,农村旅游,农业开发、产业、贸易、商务、物流一体的综合发展形态。

  同时,合作社开展实用人才专业技术培训,实施创新创业帮扶计划、组织种养能手、技术专家开展“先带后、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帮扶,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每年解决1万多人次的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实现年销售额2800多万元,带动当地12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带领该村及周边300多户群众转型成为职业农民。筹资建成农产品加工厂,通过农产品烘干避免价低伤农,使当地1000多户群众受益,把原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提高至8000多元,部分农民甚至超过万元。

  关键词

  4一站式服务综合化

  为适应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地合作社以发挥机具效能、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专业化运作,推进服务方式市场化,不断探索创新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提供“订单式”服务。合作社统一制定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等作业服务标准,以“订单”的形式供农户选择。农户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单项或多项、组合式服务,并按作业量向合作社支付服务费。二是提供“托管式”服务。一些常年在外打工或经商办企业的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托管协议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等全程农机作业服务。收获的粮食作物归农户所有,合作社获得以粮食或现金结算的托管费。三是提供“承包式”服务。合作社通过依法流转农民的土地,把分散地块连起来承包经营,所有产出归合作社所有,但合作社需按约定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

  看典型示范社怎么做:

  山东高密宏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庆伟: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以打造“商农融合、机地一体”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目标,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抓内涵促发展,不断探索多种经营项目,实现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合作社通过开展“整建制村土地全过程托管”项目,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及经营权的情况下,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植保、收、农资直供和粮食烘储等多方面的托管。通过此次项目的实施,合作社托管998户的土地,使农户可以安心外出打工,同时通过规模化作业节省农机作业成本230—260元/亩,通过化肥直供降低化肥成本20—30元/袋;既解放了劳动力、又降低了作业成本,真正实现了农户“种田打工两不误”。

  合作社借助土地托管形成的优势,着力延长产销服务链条,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购进了2台烘干塔、7台烘干机,在咸家工业园区建成了高标准的粮食烘干基地,日烘干能力达600吨;并与望乡、安佑、正大等粮食和饲料加工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产、储、加、销完整产业链。

  关键词

  经营运作专业化5

  “十九大”以来,各地合作社积极探索实践专业化的经营工作模式,通过社员带地入社、带机入社、带技入社等方式,在成方连片土地上实行统一供种供肥、统一作业、统一管理服务,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推出了自有的大米品牌,**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整合了劳动力、装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物质装备支撑,推动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化经营、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经营的转变。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既让分散经营的一家一户享受到机械化的便利,也让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解决了劳动生产率的瓶颈难题。越是规模化经营,越需要专业化服务;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越需要综合化服务;越是新型市场主体,越离不开专业化服务。实现农业发展的飞跃,离不开农机专业化服务。

  看典型示范社怎么做:

  江苏洪泽县祥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梁加祥:

  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不断向农机社会化服务要效益。合作社以高效服务为标准,提高机械科技水平,引领全区农业发展方向,探索出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新路子。

  近三年,合作社年均投入硬件设施300万元以上,购置水稻工厂化育秧播种设备、高速插秧机、高地隙植保机、无人小飞机等机器设施,实现了机耕、机插、病虫防治、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做到“统一布局、统一机械化施肥播种、统一育供秧、统一机插秧、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标准、统一机械化植保、及实现田间统一管理高效经营,年作业面积达到18.45万亩,服务农户有3300户,年农机服务收入900万元。

  同时,合作社注重与农科所研究学习交流,利用水稻机插秧相配套的育秧技术,实现机械化育秧,工厂化育秧,对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农科院研究的食味水稻南粳“9108”品种及其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购置育秧设备8台套,插秧机35台,每年为农户提供育秧机插秧业务1.8万亩农业生产服务,惠及农户1200户,该品种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生产生态优质稻米7560吨。该品种大米每斤比普通大米要高于0.4元,亩产增加收益336元,为农户增加收入600万元。还积极带动周边乡镇广大农民、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生产高端优质稻米,带动了地方稻米产业发展。

  湖北监利县尚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

  合作社发展集工厂化育秧、农机作业服务、农资供应、测土配肥、植保机防、粮食基地建设、粮食烘干代储、粮食加工、品牌营销、设施蔬菜种植、职业农民培训、学生科普教育、现代农业观光等服务于一体,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5年,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长期的学生实习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从“一粒稻种到一粒大米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粮食损耗,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10元,增产稻谷100斤,增收138元,通过订单粮食收购烘储增价0.1元/斤,增收130元,平均每亩实现节本增收480元左右,合作社实现利润近600万元,带动农户节本增收近3000万元以上,增产稻谷700万斤以上。同时,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保护了耕地质量与粮食安全,通过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有效的解决了农户请工难、请工贵、种植成本高和卖粮难、晒粮难、储粮难的问题。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