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我国棉花生产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0% 新疆机采棉取得显著进展

农业部农机化司生产管理处 2017年12月19日

  国棉花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新疆棉区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近年来,农业部采取加强关键装备研发支持、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强化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等措施,推动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取得较快发展,在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棉花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6年底,我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8%,其中机播率84.6%、机采率22.8%,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10.2个、21.9个、14.6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机采率达28%。新疆棉区棉花机采水平快速提升。机采棉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占全部棉花机收面积的99.2%。预计2017年新疆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新疆自治区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北疆地区机采率达80%,机采棉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南疆地区机采率虽然不到4%,但当地劳动力短缺,在农机部门组织跨区服务和技术示范引导下,多数农民已逐步接受并越来越依赖棉花机采作业,南疆机采棉水平有望持续较快提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机采发展开始起步。山东省、湖北省分别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大的省份,近年机采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山东省机采棉面积达到3万亩。

  针对棉花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机采棉发展。

  一是强化机械装备研发。2012年,农业部对北方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给予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项目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新疆棉区需要的6行大型采棉机列入专项研发内容。山东省2015年将棉花机械化列入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先后对多个项目进行立项补助。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大型摘锭式采棉头生产工艺取得突破,三行采棉机开始小批量生产,六行采棉机进入试制,进口采棉机垄断市场的局面有所改变。同时,国产机采棉清理加工配套设备、转运设备已经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0%—80%。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带动。中央财政加大棉花采摘机支持力度,2012—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补贴购置采棉机,将大型采棉机单台补贴额由2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同时鼓励各地开展棉花机械新产品补贴试点,支持引导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2014年农业部、财政部还启动了大型采棉机融资租赁项目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新疆农民购买大型采棉机。5年多来,我国采棉机保有量新增1600台,总量超过3400台。今年采棉机出现市场脱销现象。

  三是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和产中产后配合。农业部成立了院士领衔的、农机推广人员为主体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着眼农业生产全过程研究推进棉花机械化工作。指导各地以机械化高效生产为目标,将棉花品种、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技术有机融合,产后加工工艺设备衔接配套,并形成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新疆兵团在棉花品种、种植栽培模式、脱叶催熟技术上,试验确定了适合机采的高产技术模式。新疆自治区试验确定了南疆、北疆两种不同种植栽培模式,并通过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引导棉花加工企业进行生产线改造和技术升级。

  四是强化典型示范引导。2012年以来,农业部支持新疆、湖北、山东等地设立了11个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新疆兵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机械化采棉的意见》,全面加强机采棉技术推广工作组织领导。新疆自治区财政补助培训采棉机驾驶人员超过2000人次,安排一批示范县推动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重点支持南疆棉花机械化发展。山东省投入400多万元,先后建立10个省级示范基地,连续5年组织召开机采棉作业现场会。湖北省在5个地市建立棉花机采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以短季棉品种筛选、等行距大密度种植、化控化调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新疆棉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已经清晰,从田间生产标准化到产后加工配套技术体系已逐渐成熟;其他棉区正在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积极推进棉花机械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但是,棉花生产机械化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采棉机国产化进程比较缓慢、采棉头核心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主产区机械化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适宜机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还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优先加快新疆棉区发展、积极推进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发展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推动国产采棉机技术熟化、质量提升和棉花加工线升级,同时加强黄河流域等重点棉区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