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农机信息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2017年11月07日

  某年,麦收时节,一个开着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的山东籍机手,因麦收价格与当地用户发生争执,手机被收走,人员被“控制”。关键时刻,机手想起了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智能终端,他打开调度屏,找到“一键报修”按钮,急切地按下去,并利用其短信功能,发出“快来救我”的求救短信。雷沃重工呼叫中心值班人员看到短信后,利用智能终端的定位功能,迅速确定机手位置。半个小时后,雷沃重工工作人员与当地经销商一起,走进了机手所在的村庄…。这是记者10月26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会议中心楚和厅召开的农机信息化论坛上听到的一则实际发生的农机信息化“增值服务”的小故事。

  农机信息化论坛13时30分开始。首先是领导致词。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小伟处长强调了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马世青副会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农机化协会曾于2017年2月10日,发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机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并于2017年6月17日,与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一起,发布了《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选型推荐公告》,是农机信息化的积极推进者。

  论坛开讲的第一位专家是约翰•迪尔合伙人、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精准农业分会韩树丰会长,介绍了世界上农业机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新发展。国家青年qian ren 计划专家、武汉大学陈震中教授受约做了《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报告,农机信息化、智能化实际上是新一代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机械的跨界融合。

  相对于理论研究,如果说实践之树常青,论坛上有关农机信息化实践的成功经验确实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孟志军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多年来在自动导航、变量施肥作业控制和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经验,提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精准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及农机信息化研究开发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他们研发的农机深松作业远程远程监控终端销售到21个省份,市场占有率约1/3。

  湖北省农机推广总站苏仁忠科长介绍了湖北省依托北斗系统,助推农机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借助湖北省发展北斗战略的机遇,投入3450万元,建立以服务农机作业为主的信息系统,将北斗信息终端应用于农业机械,通过系统平台为农机深松、插秧、秸秆还田、播种、植保等提供数据采集、自动处理、统计分析、精细化管理等,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2017年,43个试点县安装信息终端1553台,实现160万亩深松作业全覆盖,真正做到了作业数据真实准确。

  雷沃重工液电中心孟惠艳副主任介绍了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发展成果。自2003年开始实施信息化战略始,15年过去了,雷沃重工建成了成熟的从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控制、到用户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使其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研制成本降低50%,资金周转率提高15-17%,销售订单周期缩短3天,客户满意度提高到98%。在用户服务上,阿波斯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率先提出了“全时连接作物生产周期的智慧化管理”的概念,从耕整、播种、种植、植保、收获到粮食烘干存储,从机械运行状态、农机管理、安防服务到周边服务,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实现集成与互联,形成了农机智能化、农业大数据、农机智能云服务三大平台。目前直接服务机手19万人。

  中国农机一哥----一拖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孙战胜的报告题目是《丛智能农机到农业大脑》。“农业大脑”以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级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借助由嵌入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各种传感器形成的信息采集系统,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和运算,帮助农户作出经济、高效的生产决策。未来的“农业大脑”将渗透农产品从生产(耕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储存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消费者通过客户端软件,即时查看自己订购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将成为现实。

  农机信息化论坛结束了。望着逐渐散去的人群,关于农机信息化,也许我们可能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势在必行,农机信息化已经走出实验室,来到我们身边。农机信息化每天都在进步中,农机信息化前进的脚步快速而扎实,农机信息化正在改变着农机研发、制造、销售、使用、管理……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