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粮改饲” 玉米“扭亏为盈”的良方

济南日报 2017年08月02日

  玉米种植产量过剩,农户遭遇“卖粮难”是残酷的现实。而后期的收割、晒粮以及秸秆处理问题同样让农民头疼不已。但是,在国家推动“粮改饲”改革之后,在传统思想影响下,不少农民戏称它为“粮改奶”、“粮改肉”改革,是“让牛、羊与人争口粮”的改革。不过,它也让不少“前瞻者”看到了转型的希望,甚至对脱贫攻坚事业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今三年过去了,“粮改饲”改得怎么样?农民认可了这项国家政策吗?粮改饲对于农民、种粮大户以及养殖户来说是否有真正的“好处”?记者深入我市周边的玉米田、养殖场,探访“粮改饲改革”背后的故事。

  种粮大户“借东风”鼓起腰包

  平阴县锦水街道办事处下盆王村,由于距离黄河滩区很近,又靠近济西湿地,可谓“沃野千里”。然而,由于区位交通等各种原因,下盆王村却成了市定贫困村。2014年时,一家国内知名乳企在该村不远处设立养牛场,这让邻村的种粮大户丁海军看到了商机。

  “你们把村里的地(流转)给我,我每年给你1200元,然后你们可以去打工,赔了赚了都是我的。”当丁海军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吐露给乡亲们时,得到的却是“善意的嘲笑”。“俺没听说,给牲畜种粮食还能挣钱呢,小丁肯定赔。”乡亲们私下的议论没能改变丁海军的初衷,因为他知道,全株玉米用作青贮饲料他肯定不赔钱。“由于交通不便,这家乳企找到我,希望我给他们点青贮玉米当做饲料,但他们养殖规模有4500头奶牛,我家里一点地还不够他奶牛塞牙缝的。”丁海军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在村里流转了400亩耕地。“我这400亩地啥也不干,就种玉米,距离成熟还有1周时,就用农机全都收了打碎,放到青贮池里发酵,做成饲料卖给乳企。”

  种植户丁海军的一本账种植玉米卖粮食

  成本●人工施肥、打药5天,每天100元工钱●110元的肥料、收割以及运输等支出每亩玉米成本600元左右

  收入●玉米收购价格为每斤8毛左右,大约每亩收入960元●1亩地才挣300元左右

  种植玉米做青贮饲料

  成本

  ●机械化收割,收割成本减少,5个人“收拾”400亩地足够

  ●牧场免费提供有机肥料牛粪

  收入

  ●因为秸秆的重量也算在内,保守估计每亩地产量可达3吨半

  ●收购价格也略高于之前,每亩地多收入200元,400亩地就是8万多元。2016年收成好,多收入了10万元

  养牛场靠青贮玉米“打赢生死战”

  当国家率先提出100个“粮改饲”试点县时,济南的畜牧大区(县)章丘区(当时作为县级市)被规划在内。据济南市畜牧兽医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16年度粮改饲示范县项目绩效评价县级排名情况表中,章丘区总得分91分,在全省名列第4。

  “粮改饲”让奶企得到实惠了吗?章丘区高官寨镇奶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绍刚说,这项国家政策是“天上掉的大馅饼”。

  郭绍刚向记者介绍,“粮改饲”并不是牲畜抢人的粮食,而是将产能过剩进行转移,让卖不出去变成供不应求。为此,他还总结出了“粮改饲”的“五大特点”。“首先,在玉米价格一降再降的现实下,解决了卖粮难问题;其次,给奶牛喂食青贮玉米提高了30%的营养水平;再次,我们高官寨距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非常近,是市里检查秸秆焚烧的‘重点照顾对象’,青贮玉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四,公路危险的晒粮行为消失了;**后,青贮玉米还解决了扶贫问题。”

  “这几年奶价始终处于低位,不少奶企都在赔钱干买卖,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他认为,在不能决定消费以及奶价的前提下,改变自己降低成本成为重中之重,当然,还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我之前喂养奶牛都是进口苜蓿草,每吨到港口价就几千元,我还得搭配干草、豆粕等饲料,公斤奶成本率高达2.2元至2.3元左右;现在使用青贮玉米作饲料,加上运输、收割和发酵成本每吨才320元,再稍微搭配点干草就足够了,公斤奶成本下降至1.6元至1.7元,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奶的数量反而提高了15%,可救了我们奶农的命了。”郭绍刚说,合作社共有3400头奶牛,1头牛每年要消耗6至8吨的青贮玉米,与使用苜蓿草相比,合作社一天就可以降低成本12000元,数字非常可观。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战

  2017年是济南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要确保贫困户顺利脱贫,必须做好、做大、做强产业。作为畜牧大市,相关政策可以对扶贫事业起到关键作用。

  据郭绍刚介绍,高官寨粮改饲项目启动以来,共有114户贫困户得到了切实利益。“章丘区政府、区扶贫办鼓励我们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价格是每亩1500元,这114户贫困户每年收入共计可增加50万元。另外,按照国家规定,相关资金20%必须用于扶贫事业,比如粮改饲项目如果下发100万资金,就有20万用于扶贫。”

  章丘区于2016年成为国家试点以来,收购或生产1吨青贮玉米可以获得60元补贴。记者在市畜牧兽医局生产处获悉,2016年章丘共有3万亩土地“粮改饲”,年产量8万吨,按照该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缺口依然很大,供不应求;高官寨镇和附近的黄河镇是章丘的产粮大镇,共有7.8万亩土地种植玉米,如果全部改为青贮玉米,预计产量在20多万吨。

  未来仍需打破制约放飞“粮改饲”

  “粮改饲改革需要具备几个关键条件。”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袁传溪分析,现代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这是粮改饲推广的基础条件。“将全株玉米收割时粉碎,必须使用大型收割机,并且土地要连成片进行操作。”

  而粮改饲改革的实现,还得益于长久以来国家推广养殖规模化。“形成规模的养殖场才会使用奶牛TMR自喂技术,青贮玉米饲料才会派上用场。”他认为,现在的粮改饲改革还停留在试点阶段,要想持续、良好地运行,还需要引导养殖户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集约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只有这样的良性运转,才会让粮改饲更有意义。”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