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政策扶持,农机合作社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2016年11月08日

  近日,安定区称钩驿镇阳坡村开始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覆膜。今年以来,称钩驿镇探索土地托管模式,为发展旱作高效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镇共深松土地1000余亩、旋耕6400余亩、覆膜6300余亩。

  我省各级农机部门把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推动农机化发展和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农机合作社取得了数量持续增长、基础建设及装备实力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经营效益良好等显著成效。

  当前,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富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扶持,农机合作社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2015年,全省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达到954个,比2010年增加808个,增长了6.5倍。入社成员达1.3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5倍。

  今年,各地农机合作社继续快速增长。据调研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农机合作社1249个,入社成员1.59万人,每个合作社平均社员为12人。其中,张掖市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234家,居全省第一。定西市今年农机合作社新增74个,比去年增加75%,增速全省第一。

  农机合作社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近年来,全省用于支持农机合作社的购机补贴资金达1.78亿元,购置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大型复式作业机械等机具4600多台。2015年省级财政投入1100万元,采取等额累加补贴的方式,扶持150个农机合作社购置100马力以上高性能农业机械150台(套)。2016年省级财政投入2690万元,用于扶持农机合作社购置机具、兴建库棚、培训农机手等。尤其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甘肃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2015-2020)》等纲领性文件出台后,我省农机合作社迎来了发展上的春天,全省上下多措并举,打出了一套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组合拳”。

  去年,张掖市政府印发了《张掖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今年,定西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观摩会,印发了《定西市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助推精准扶贫意见》;天水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机化推进会,各地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

  不仅出政策,还用足用活政策。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导向作用,优先满足农机合作社购机需求,在购机数量上不设限制,应补尽补。这两年,有330家农机合作社享受省级财政资金累加补贴2400多万元。同时,酒泉、庆阳市以及临泽、凉州、安定等县区政府也相继出台配套累加政策,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

  农业机械价格昂贵,仅靠单个农民或合作社很难承受经济开支。鉴于此,我省不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仅今年,省农机局就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300万元在定西市119个乡镇开展“一乡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试点,安排320万元在10个市州32个精准扶贫村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点,安排1340万元扶持150个农机合作社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定西市、县两级财政投入548万元配套“一乡一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建设;天水市政府从市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2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

  良好的政策环境,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全省农机合作社数量与规模因此迅猛增长。但是,我省并未满足于这一成绩的取得,而是针对农机合作社发展中自身建设的规范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服务与需求的紧密性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性不到位的问题,坚持典型示范,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注重农机合作社数量与质量提升。

  省农机局于2015年在甘州、凉州、肃州、榆中选择了4家农机合作社,分别进行规范化建设、服务功能拓展、现代农业服务引领三个层面的抓点示范,首批认定了58家全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其目的就是要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做大做强。

  形式多元,农机合作社形成竞相发展格局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农机合作社的资产总额为32.31亿元;经营场地面积为177.37万平方米,其中:机具库棚面积47.37万平方米,维修间面积8.75万平方米;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他各类配套农机具5.11万台(套),农业机械原值达17.16亿元;现有农机从业人员1.9万人,农机手及修理工0.92万人。

  如此巨大的规模,仅靠政府主导难以形成。我省积极引导和鼓励多方力量多元创办。同时,重点选好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机合作社带头人,使之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在长期的探索中,我省形成了四种主要创建模式——

  一是农机大户联合型。主要由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农机大户共同创建,采取“合作社+代耕代种”的形式开展经营服务,也有部分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采取“合作社+承包土地+代耕代种”的形式开展经营服务。

  二是产业基地配套型。主要由农机制造及经销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起,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形式开展经营服务。

  三是致富能人创办型。主要由农村中群众威望比较高、组织能力比较强的致富能人牵头投资并联合农户组建。采取“合作社+土地经营+代耕代种”的形式开展经营服务。

  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主要由村委会牵头,采取“村级组织+产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的形式开展经营服务,主要为本村和周边村提供耕、种、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

  服务多样,为农机合作社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015年全省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达到1480万亩,约占全省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18.7%,社均作业面积1.18万亩。据统计,今年农机合作社在服务农户数、入社经营土地面积上均有新的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服务农户数达73万多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1%;入社经营土地面积218.8万亩,约占全省流转耕地面积的19.3%。仅张掖市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规模化经营的农机合作社达90多家,面积超过59万亩。

  随着农机合作社规模的扩张,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也不断增强。而多样化的服务,在为农民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为全省农机合作社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我省逐渐形成了“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三种服务类型。

  “订单式”服务,即合作社统一制定机耕、机播、植保、机收等作业服务和收费标准,由农户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并按作业量支付服务费。“托管式”服务,就是农户将承包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托管协议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等全程农机作业服务,收获的粮食归农户所有,合作社获得以粮食或现金结算的托管费。“承包式”服务,就是合作社既经营土地又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有效降低了土地经营成本,提高了农机具利用率和社员有效工作时间。

  通过推行多种服务形式,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户的生产需要和个性化需求,而且逐步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了合作社成员经济效益的**大化。2015年,全省农机合作社年度总收入达到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亿元,社均收入达到9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万元。农机化作业服务收入达7.3亿元,占总收入的72.5%。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