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实现机械化 古稀老农说变化
脸庞黝黑,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扛着农具下地干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许是人们记忆中的农民形象。近日,记者在花生收获的季节,来到滦南县司各庄镇王店村,行走在成片的花生田间,听着不远处收割机的轰鸣,感受着这里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73岁的村民王桂友笑着说:“我家种地已经实现了机械化。”
中午时分,记者驾车在田间小路行驶。车窗外,秋风荡过成片的花生田、玉米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一些田地里,收割机正在劳作。
临近王桂友家的小院,传来“梆、梆、梆”的声音。院内,成垛的花生秧堆在一旁,每支秧上都连着沉甸甸的个大饱满的花生。王桂友的老伴坐在垛旁,攥着一把花生秧在一条粗大的圆木上敲击,秧上的花生应声而落,铺满地面(图1)。老人笑着说:“这是院前种的一点花生,留着自家吃。”
午饭后,记者跟随王桂友前往一片花生田,远远便听到了收割机的轰鸣。田边,收割完的花生垄上,花生秧朝着一个方向倒在地上,异常整齐(图2)。
驾驶收割机的村民王俊强正在田边休息。他说,收割机是今年刚添置的。现在,花生收割刚刚开始,就集中在这几天。眼前这片花生地有5亩左右,不用1个小时就能收完。结束这块地的收割工作,他还要去另一块地帮忙收花生。“我家里的也该打了。这几天活多,挤时间,黑白倒呗。”说完,王俊强发动了收割机。
王俊强驾驶着收割机,沿着地里的垄以比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图3)。150米的长垄,不到3分钟便收割完毕。随着收割机的推进,生长在地里的花生秧被拔出,并抖落下了根部的泥土,全部朝同一方向置于地上。王桂友说:“这样更方便晾晒。”
告别王俊强,记者跟随王桂友来到他家即将收割的13亩花生田旁。王桂友蹲在田边,凝视着成片的花生,说起近年来的农耕变迁。
“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下地都是用机器,要不年纪大了干不了。”王桂友说。以花生为例,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现在全都用机器“干活”。“咱们只需要把种子、化肥放到地边上,其他的全是用机器干,又快又好。”王桂友说。以前,他家的13亩花生,4个人播种需要10天左右,收获需要七八天。现在,用收割机不到半天就能干完。
“雇收割机不是也需要一笔费用吗?跟以前比是不是支出要多了?”记者问。王桂友说事实并非如此。以前靠人工收花生,要在花生成熟前提前收割,时间长还面临减产,雇人的话,人工费用也比较高。现在,收割机的费用每亩地几十元钱。“里外里差不多,可能还要便宜些。”王桂友说。
随后,王桂友又谈到了他家的玉米地。他说,玉米的播种、施肥、收割也都是机械化了。去年收玉米时,他有事在外没有时间,就雇了收割机。“机器把玉米收到一个袋子里,秸秆当时就粉碎了,直接撒到地里变肥料。现在不是讲秸秆还田么。今年的花生田,就是上次秸秆还田的玉米地。花生结的果又大又多,确实好。”王桂友说。“往年的秸秆怎么处理?烧掉?”记者问。“以前都是卖掉。不烧,不卫生也不好烧,现在都用煤气了。”他说。
记者从王桂友处了解到,玉米、花生的机械化种植已有七八年了,机械化收割也有三四年了。“只有浇地需要人工,但是水泵的开关可以遥控,我只要把管子放到地里就行了。听说,有的地方浇地都是滴灌,是自动的。”王桂友说。
告别乡村,踏上归途,视野里依旧是连绵不断的绿色,不时能看到田间地头劳作的收割机。
一趟乡村行,让记者感受到这里农业耕作上的巨大变化。机械化生产方式让当地农民从原来的耕作模式中抽身而出,让年轻人有更多的精力去追寻梦想,让老年人有更多的时光去含饴弄孙,享受晚年生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