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供给过剩或导致“物极必反”,全球粮食危机仍未走远

2016年08月19日

  全球粮食生产面对极端天气的脆弱性是一个很少人能够领会的事实。鉴于目前全球粮食充足,人们对粮食的永久盈余及低价格高度自信。很少人会担心粮食的富足可能是暂时的。但全球粮食供应可能比我们认为的更脆弱,尽管粮食及农业商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由于供应过剩,玉米和小麦价格均大幅下滑。

  让我们从一个“铁的事实”开始,那就是:目前,全球有超过70亿人及数亿头牲口需要供养。

  极少数消费者意识到,全球粮食的供给充足,完全是拜主产区“风调雨顺”所赐。如果极端天气成为“家常便饭”,全球粮食盈余将会变成不足。事实上,在2012年美国遭遇旱灾之时,许多人便已经对此状况有了切肤之感。

  在很大程度上,全球粮食供应链无法用金融工具来“解决”。无论多少数量的印钞都无法取代因为极端天气而损失的粮食、复原受到腐蚀的表土层,或修复工业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

  在澳大利亚农业部门工作的记者Bart D.**近描述了极端天气在降低粮食产量及食品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价格专制不仅导致大量低质量的产品,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创造了全球‘垃圾填埋场经济’(landfill economy),其将自然资源基础剥光,同时产生的污染的规模让我们的被资源约束的未来经济很难恢复。”

  关于农业产量对越来越常见的极端天气的脆弱,Bart D.表示,“我认为我现在看到了天气变化的实际影响。**近我们已经经历了**冷的冬天以及**热的夏天。如果这种天气继续(更别说恶化),将大大抑制粮食产量。”

  事实上,全球粮食的富足取决于极端天气的缺席。如果极端天气常见,粮食产量也会相应地大幅下降。

  Bart D.继续表示,“在我们讨论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时,我们也考虑一下城市化/郊区化及世界农民的快速老龄化。主要农业用地在过去几十年被铺砌,有一天我们会后悔这惊人的损失。”

  日本农夫的平均年龄是67岁,美国则超过58岁。农民的工作很辛苦、有风险且需要大量投资金钱和时间,因此,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能够或愿意做农民。在中国的农村,现在几乎完全依赖年过60岁的整整一代人进行小规模的手工农业耕作来维持农业生产,而他们的孩子在城市上班。

  而这位专家指出:“老龄化的农民被年轻人取代的****方式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至大大超出年轻人在城市工作的报酬。”

  让我们假设一下,全球极端天气连续数年破坏粮食生产。基本食品的价格会发生什么?价格当然会暴涨,穷人只能得到补贴的食物。恐慌的政府要么供应补贴的食物,要么面临来自饥饿和绝望的人们的叛乱。

  发生全球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因人们确信这样的危机在现代高产的农作物时代不会发生而加重。但是据Bart观察,粮食的稀缺不会通过金融工具得到解决。

  **后,Bart写道,“天气不会因我们对全球变暖及极端天气的讨论而受到影响。或许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让我们脆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变得更加有弹性上,并开始思考贫化的土壤及新鲜水源的代价。或者我们可以等待‘出其不意的’粮食短缺全面来袭。”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