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我国种业机械化如何形成完整产业链?

王晓宇 2016年08月10日

  “这几年正是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购机补贴的支持下,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种业机械化是种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良种培育不仅对粮食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种业机械化是涵盖品种选育、品种试验、制种生产、种子加工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种业专业机械设备生产能力、质量和技术落后,难以满足高质量种子的生产需求,国外进口专业机械设备价格昂贵,大部分种子企业难以承受。从配套技术方面来看,我国种子生产还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当中,包括育种理念、育种材料、育种技术、种子生产机械化的配套技术体系尚未形成,这一系列因素制约着种子机械化全程、全产业链生产。

  为破解上述难题,包括青岛农业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相关科研院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重点研究谷物类、玉米等主要作物种子小区育种试验的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为田间育种行业设计开发出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从而加快我国对优良品种研发的进程,推动中国良种工程和整个种业的发展。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在良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是,推动种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不仅仅是科研院校的责任,种业装备企业作为机械生产主体应承担相应责任。目前,我国的种业装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装备差、装备功能少、结构设计有待优化、现代化控制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由于良种培育机械化装备研制技术要求高,且与玉米收获机、小麦收割机等农机具相比,此类产品市场容量小,因此,与欧美国家相比,种子机械化生产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在笔者看来,我国种业装备企业要想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发力:首先,作为企业本身应加强对种子生产机械的研发。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企业可对种业机械研发给予资金支持,并且将研发成果与产销有机结合在一起。酒香也怕巷子深,院校研制的高新科技产品需要企业的生产推广才能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切忌闭门造车,要坚信科技无国界,主动借鉴国外种业机械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产品。第二,政府要加强对种业机械的扶持力度。补贴是政府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这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将补贴政策应用于种业装备推广也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是现代化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本发展方向,而这“四化”的前提与基础就是机械化,种业发展势必要顺应机械化趋势。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全方位支持,这样我国种业机械化才能闭链成环,形成一个与欧美等国齐头并进的完整产业链。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