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抗旱丰收无污染

人民日报曹树林、柴秋实 2016年07月25日

  原标题:十年九旱,何来连年丰收?

  编者按: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农业发展正面临新课题:地下水超采、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越来越紧。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资源难支撑、环境难承载,发展不可持续。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不能让今天的丰收透支明天,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走可持续发展路径。农业发展方式怎么转?如何保护资源环境,实现集约节约发展?本版推出系列报道,探寻“双重约束”下的农业转型新路。

  “地还是这地,有了全膜技术就是不一样,不用再看老天爷的眼色了。”甘肃定西市香泉镇马莲村田间,农民苏尚仁脸上挂满了笑,玉米长势不错,都快一人高了,肥厚的叶子反射着阳光。

  马莲村长期为水而困,“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过去是“种一坡收一箩”。苏尚仁感叹:“真想不到,现在家家亩产能上1300斤!”

  甘肃缺水,全省旱地占到耕地面积的70%,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中东部,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6%。

  然而,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十年九旱”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甘肃粮食生产却连年丰收,连续5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新技术有多神奇,记者一探究竟。

  逼出来的“全膜”技术

  保墒集雨保温,粮食增产30%以上,8年推广1500多万亩

  苏尚仁家里10亩地,过去小旱小灾、大旱大灾,“‘有土没水’,年份不好时,连一家人的口粮都供不上。”

  如何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成了甘肃农业科技人员的头号难题。

  上世纪80年代,甘肃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地膜种植技术。“一开始是半膜覆盖,遇到大旱不保水,太阳晒着,膜下的玉米叶子反倒拧了绳。”苏尚仁说。

  几代农技人员不断钻研、攻关,从“半膜”发展到“全膜”,再结合起垄沟播,甘肃人自主探索出“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并于2007年在全省推广。

  主持该技术主体研发的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道理简单,就是秋雨春用,在雨季过后田间起大小双垄,沟内播种作物,用地膜将耕地全覆盖,减少蒸发,保住土壤墒情。

  这一技术不仅能保墒、集雨,还能增光、增温,可以使降水利用率由40%—50%提高到70%以上;每毫米降水的粮食产量由不到1公斤增加到2.5公斤。

  新技术推广不容易。群众看着还是覆膜,抵触情绪大。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示范推广。看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大家跃跃欲试,翻耕、起垄、铺地膜,倒茬的倒茬,试种的试种。

  苏尚仁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8年起,他将小麦改种成覆膜玉米、土豆,玉米亩产达到1800斤,年收入3万多元。

  如今,苏尚仁也成了土专家,他向记者“揭秘”:“玉米地里覆盖白膜,土豆地里覆盖黑地膜,因为土豆喜凉,黑膜下的土壤温度低1度,有利于它的生长。”

  种植结构变了,耕作方式变了。马莲村2014年实现了整村脱贫。驻村干部曹鑫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地膜,不仅种玉米和土豆用,有些农民还尝试覆膜种植药材。”

  实践证明,这项技术投入低、产出高,能使粮食增产30%以上。到2015年,甘肃全省完成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526万亩,覆盖了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的10个市州、50个县区,受益农户达178.34万户。如今,旱作农业区成为新的“粮食主产区”,从根本上改变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的面貌。

  不只在甘肃,从全膜玉米到全膜马铃薯,再到全膜小麦,这一技术带动西北旱区农业迈进“全膜技术”时代。

  标准化技术有讲究

  规程有章可循,农机结合农艺,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环境

  在甘肃这样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发展农业会不会影响生态?着眼长远,旱作农业技术必须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抗旱技术立足生态,因地制宜,用好“天上水”、保住“土壤水”。杨祁峰介绍,甘肃省正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使自然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高度吻合。依据海拔、积温等因素,确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的优势区域。年降水量在250—450毫米的区域以秋覆膜为主,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的区域以顶凌覆膜为主。秋覆膜面积比重增加到56%,基本覆盖了适宜区域。

  为了技术推广到位,各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技术人员蹲点包村包户,确保培训到户。

  庄浪县柳梁乡李山村农民李文军,讲起抗旱技术如数家珍:“技术规程写得明白,土壤含水量达到15%以上,玉米才能发芽,大小垄宽度、种植密度也都有讲究。”

  农机农艺结合,进一步提高抗旱增产效果。“用机械覆膜,三亩地半个小时就完了,而用人工,3个劳力一天才能干1亩。”李文军说,**重要的是机械覆膜平得像镜子一样,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要求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度15厘米,人工难以统一标准。

  如今,庄浪县旱作农业机械服务队活跃在梯田上,通过机械娴熟地为农民耕地、覆膜、采收,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在甘肃全省,目前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2560多个,通过农机具整合使用,提高旱作农业机械化水平,机械起垄覆膜面积达到938万亩。

  集成抗旱技术不断成熟,实现了保粮食与保生态双赢。庄浪县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百万亩梯田,把过去的“三跑田”建成了“三保田”。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到64万亩,截至2015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00多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5.5%,实现了绿色增收。

  直面“白色污染”

  出台地方强制性标准,让旧膜变废为宝,回收率达到78%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解决了水的问题,又出现新问题,**突出的是“白色污染”,大量残留的地膜给耕地带来隐忧。

  “不能为了今天的丰收不管生态,解决不好土壤‘白色污染’问题,农业注定不可持续。”杨祁峰说,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禁止生产、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禁止使用耐候期大于12个月的农膜,并颁布了地方强制性标准。

  “政府+市场”治理“白色污染”。省里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循环利用”的思路,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一批工艺先进的回收加工企业,同时,增设乡村废旧膜回收点,制定以旧换新政策,提高地膜回收积极性。

  华池县探索让“白色垃圾”变废为宝,加工成塑料颗粒,制成塑料桶、塑料盆、塑料桌椅等。今年华池县回收地膜110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山庄乡地膜回收站负责人艾三红介绍,在玉米种植集中的乡镇,由县农牧局负责设立回收站,农户把回收到的地膜运送到回收站,计量兑换新膜,再把旧地膜销售到县里的塑料加工企业。农户送来的废旧膜越多,领回去的新膜越多,这样才有积极性。

  山庄乡上湾村农民鱼彦文,年初把堆放在地头的旧地膜都翻出来了,送去了20多吨废地膜,按13斤兑换1斤的比率兑换了新地膜,今年春季铺膜省了不少钱。

  目前全省已建立乡、村废旧农膜回收站点2000多个,初步形成市场化回收利用机制。2015年,全省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78%。

  新技术在不断运用。杨祁峰介绍,目前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高光效长寿环保地膜,初步实现了“一次覆膜、连用三年”。省里还在广河、凉州等地开展降解地膜试点,今年秋季将在15个县区示范使用降解地膜。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