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探索与实践

籍俊杰 2016年03月07日

  众所周知,粮食的规模化种植是提高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实现机械化作业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行的手段,但如何把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全程机械化确是个难题。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中的撤村并镇政策对规模化种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是,从中我们也看到,撤村并镇、建设新民居只考虑了农民生活质量,并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方便性、可操作性。俗话说“丑妻近地家中宝”,集中式的新民居改变了“近地”这个便利条件,种几亩地都要跑十几里地,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城镇化后,农民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存放也成了问题。因此,如果不通盘考虑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融合统一,实现新农村建设将无从谈起。

资料图

  另外,在我国,农民靠种几亩地发不了财,大多年轻农民对种地不热心,对产量高低不感兴趣。但地又不舍得不要,不得不种。土地只是当作一种“心理保险”。土地成了农民的鸡肋。这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现代化农业将无法实现。

  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

  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有必要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为此,河北省农科院开始在高产稳产、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一条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路子。2011年,该院校在河北省馆陶县南徐村乡康庄村进行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五年的实践,项目基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选择条件比较落后的康庄村建立高产稳产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示范基地,目的是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田种植规模小、种植效益低、农业政策不完善的现状,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和相关成套农业机械的研制,形成可持续发展、便于推广的高效、大面积种植模式。为各级政府制订新农村、新土地经营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首先,在基地建设期间,先后配置了各种农业机械20余套,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在配置各类农机具的过程中,项目组利用河北农科院的科研优势,研发了各类适合用于当地地理条件的田间管理机械,桁架式淋灌技术便是其中亮点。由于河北省水利资源极度匮乏,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无效用水,实现节水灌溉是项目组研究的关键。采用桁架式淋灌技术可以实现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第二,对当地的土地进行了初步整合,使当地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创建了规模化种植协会,选择有一定社会经验、有组织能力的人进行项目实施。先后制定了包括人员、农机具、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奖励办法。利用规模化种植协会(合作社)组成农活农机服务队,农户缴纳一定服务费,全部农活由服务队完成。利用机械实现及时播种、植保、收获。达到粮食高产、稳产、节水、节电,省力、省时的目的。第三,进行了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探索。利用农科院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基地推行种子、化肥、农机的统一购买、粮食的统一销售、农机作业的统一服务。利用规模效益,通过推广农资、农机、作业服务三方面的“物-机-技”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农技服务模式,为当地农民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

  经过几年的研究、试验,在各个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经实践应用,在不减少亩产的前提下,年均用工减少6个,亩节约用工成本500元左右,同时减少生产资料投入150元左右。

  实践中遇到的阻碍

  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取得了良好效应的同时,实践中也发现有一些难题严重阻碍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发展。

  首先,土地集中难是挡在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道路上**大的一块绊脚石。土地集中连片是规模化种植和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农业政策的缺失和不系统,目前真正能实现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耕种十分困难。以馆陶基地为例,规模化种植协会对33户农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说服工作,**后在付出了600斤玉米、600斤小麦的超高年租金才得以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要进行土地整理,水渠、道路建设,需要占用部分农户的地,今后可能不能恢复种地,为此又进行了协商和补偿。一些农民由于种种原因,中间要求退地等等,造成极大的工作难题。目前的土地流转是短期的,土地流转政策不能解决农民对长期生活保障的担忧。造成了土地集中的困难,从而影响规模化种植,影响机械化的实现。

  土地难以集中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地租金高。据调查,2015年河北省平均土地租金在800元/亩左右。在邯郸、邢台等地的一些县,土地租金在1000-1200元之间。如此高的租金对于农户来讲,基本无利润可言,以致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不高。

  再次,目前务农人员的素质偏低,对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目前在农村务农的人员主要是60岁以上的农民和妇女,对新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的认识和掌握有一定难度,这对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不利。

  第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机井不能用、农忙无电、道路狭窄等问题,也使得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放缓了脚步。

  几项工作需重视

  通过对康庄村规模化种植基地的建设,我们认为要提高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理顺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关系。要降低生产成本需要机械化,实现机械化必须要求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需要土地集中,土地集中需要土地流转。因此要制定可行的政策,让农民主动交出土地。使土地集中在种粮能手手中,必须考虑解决失地农民的待遇和保障。把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第二,严格建立种粮大户进出制度和金融扶持政策。培养新一代农民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让有能力的年轻人种地是必走之路,建立合格种粮大户的进入和退出制度十分必要。同时为资金不足农民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应尽快实施。第三,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之前,应制定高效农业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包括土地整理规划、基础建设、品种布局、机械配置等。同时考虑产品的后续加工、存储等增值服务。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游客
    发布于2016-03-07 18:50
    赞成。希望尽早实施。落实。  --来自农机通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