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2015中国·吉林 保护性耕作发展论坛在长春举办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2015年07月15日

  7月10日,由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中国•吉林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论坛旨在通过开展专题技术研讨和学术、工作交流,研究探索东北黑土地保护实用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为核心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普及应用,逐步解决秸秆焚烧、水土流失和地力培肥等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吉林省、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论坛邀请了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中科院长春地理与生态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朱良、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巳、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吴兴宏。

  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主持。吉林省农委副主任王峻岩、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开幕式上致辞。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成洪、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巳、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新疆农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吉林省康达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铁成做了主旨演讲。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王峻岩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吉林省坚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和推动力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2014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8%,位居全国第六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建设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上层次、上水平,全力打造吉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名片。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成洪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历经了研究摸索、开发完善和快速发展3个主要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技术可行、模式实用、机具配套、效果明显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已发展到了590余万亩,约占玉米播种面积的10%。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牵引式重型玉米免耕播种机近5500台。应用县份超过了全省粮食生产县份70%,覆盖了整个东、中、西部玉米主产区的所有县份,并在山区、半山区开展了冷凉、高湿、坡耕区域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试验和一定规模的示范推广。2015年吉林省又进一步整合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高光效”技术推广资金共7000万元,用于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推广,并在全省26个县(市、区)、尤其是中西部玉米主产区,开展了以黑土地保护、减少秸秆焚烧为目的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补贴试点工作,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每公顷补贴450元,40厘米以上高留茬固土还田免耕播种每公顷补贴300元,全面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标志着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到政府主导推进的新阶段。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辽宁、黑龙江、内蒙农委、农机局的相关领导;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地理与生态所、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中国农机研究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吉林省农机研究院以及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科研部门、专业企业和单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吉林省有关市(州)农委、县(市、区)农机局、农机推广站有关人员,以及黑土区免耕农作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成员。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