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机收难题亟待破解
小米好吃,众所周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家更加追求饮食多元化,粗粮杂粮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小米作为主要杂粮迎来了自己的又一春。小米脱壳前称谷子,在山西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由于该地土壤丰厚,干旱少雨,十分适合谷子的生长,是我国谷子的重要产区。但是,2015年农业部“百乡万户”赴山西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好吃的小米背后却是“难收”的谷子。
资料图
谷子“难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谷子的天然属性就不利于机械化收获。谷子要想收获得好,把握时机是关键。收早了“伤镰一把糠”,收晚了,完全成熟的谷子便会“风刮粒落”,遇风尚且如此,如果在强硬的机械触碰下,谷子损耗将会更大。另外,谷子机收受到制约还与其在当地种植规模密切相关。在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谷子,但是,每家谷子种植的面积都很小且分散。襄垣县农机局宣达峰副局长介绍,襄垣县一共有耕地面积55万亩,其中谷子只有8000亩左右,种植面积小使得谷子机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张俊标是山西省襄垣县王村镇南埔村的种粮大户,他一共承包了181亩土地,种植了玉米、小麦、高粱和谷子。“在这些作物中,谷子的效益是**好的。前几年的谷子曾经达到过7元钱一斤。但是,它也是**难种的。从开始播种到收获都需要人工,尤其是在收获环节,耗费的人工更多。”张俊标的言语中包含着些许无奈,“秋天收谷子的时候都是人工,一个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收不了6分地,每天每个工要120元,还要管两顿饭给一包烟,这实在是个不小的开支。如果谷子也能够机收的话,一亩地可以多赚300元。”
谷子种植面积增加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的粮食加工产业。襄垣县上马乡流渠村的张并峰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到流渠村上任,他利用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建了一个粮食加工厂,加工厂的主要利润点就是谷子加工。“加工厂目前的加工能力是每小时能磨1000斤谷子,但是,由于玉米种植比谷子容易,种植谷子的人越来越少,加工厂的效益也明显不如前几年好。”
在山西,也有尝试谷子机收的人,襄垣县夏店镇平安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北战就是这样一个“试吃螃蟹的人”。虽然王北战采用了小麦收割机来收获谷子,但是,他也坦言这样机收谷子的前提是在种植谷子的时候就采用适宜机收的方式播种,否则收获效果会很不理想,损耗很大。因此,破解谷子机收难题的关键在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一方面,针对山西地区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小且分散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研制出小型自走式谷子收获机是未来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在谷子种植技术方面要配合农机做出调整,选择适宜机收的谷子品种,两方面相结合,才能使谷子收获告别全人工的方式。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