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农耕文化 “五一”节向劳动者致敬!
亲爱的朋友们,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农机通网站的关注和支持。值此佳节之际,小编向那些“五一”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的朋友们,道一声:“辛苦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下面一篇文章,希望借此契机,共同弘扬中国的农耕文化,向劳动者们致敬!
高校农场里上必修课:“就是收割20亩油菜籽”
30日上午9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上课铃声响起,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同学们不是拿着书本走进教室,一个个却拿着镰刀、簸箕、铁锹急匆匆向学院农场里跑去。
“我们上的不是课,是农耕文化”
“同学们,今天必修课内容就是收割20亩熟了的油菜籽。”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开始呼儿嗨哟滴收割、运送、晾晒、打菜籽了,同学们有说有笑,动作十分娴熟,那场面,简直热火朝天。一位现场参与收割的宣老师介绍,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锦城学院20亩油菜籽熟了,“此次必修课,就是要求学生从收割,到打菜籽,到晒菜籽凭借同学间团队合作完成,”“体会劳动者**光荣的背后,是无数滴汗水换来的。”
大一学生李玲萍弯着腰,卖力地收割着菜籽,汗水一滴滴从脸颊滑落,她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过了将近20年的劳动节,没想到到了大学才真正的劳动了一把,当了一盘‘农夫’”。李玲萍说,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农场全由学生自己打理,“是学院要求的必修课,如果不参加农场劳动将毕不了业。”
网友质疑:“收完油菜,秸秆如何处理”
学校官博发布了学生收割的热闹场面,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友@学长有话评论说:“这种大学教育太有意思了!”清风岚石:“看到这一幕,又把我带回到青葱的年代:小学时候,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地里捡麦穗,还一个小组发一把镰刀割麦子,这记忆,至今我都保存着。”
网友@red apple坦言:“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好,不仅锻炼年轻人的意志,还能普及农业知识,国际上也有很多学校是这样做的。比如美国的深泉学院,学生的费用全免,但要求学生每周劳动超20小时,学生一边放牧一边学习。两年后,绝大部分人转入哈佛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学业。的确,一边学习一边劳作,不仅是一种农耕体验,更是一种人格的锻炼与升华。”
也有网友点赞说,这是很好的实践活动,顺便弱弱地问一句:大学生收割完了油菜,秸秆如何处理?对此,锦城学院农场经理邓忠军告诉记者,今年学校购置了一台秸秆粉碎机,将油菜桔梗粉碎还田,旋耕变肥。“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学生们会把秸秆收到一起,堆放在农场专门划出的一块地上。然后用薄膜覆盖,等到两三个月后,秸秆就会变烂腐化,成为田地中的肥料,在这块地里再种菜,产量比别的地都好。”
据记者了解,锦城学院是四川首个将农场纳入必修课的,院长邹广严表示,“城市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安逸使得学生普遍娇气,通过农场劳动,能使他们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学校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锦城的农场除了有油菜籽,还有各种农作物,向日葵、南瓜、飞碟瓜、彩色瓜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