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做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机推广站、作栽(粮作、粮油、推广)站(中心):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升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质量和水平,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加强技术集成与示范,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
附件:江苏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2015年4月23日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2013年4月24日 印发
附件:江苏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近年来,我省通过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玉米生产实现了节本增效,单产总产稳步提高,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2015年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围绕今年粮食生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步伐,加强玉米生产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质量及水平,确保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重点为:徐州等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积极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机械化中耕除草、施肥、机械化深松等技术,加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方建设。宿迁、淮安等地进一步加快玉米免耕精量播种和机收普及应用,确保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盐城、南通等地示范推进玉米青贮、间套作、玉米籽粒机收技术。
二、技术路线
推广玉米“四改一增”、“三度栽培”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改传统播种为贴茬直播、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收为机械化作业,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通过高产栽培达到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整齐度、保证成熟度。
三、具体措施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超高产潜力及适于本省种植的品种如郑单958、苏玉20、苏玉29、苏玉30、苏玉33、中江玉1号等适合耐密、机收的品种,种子质量达到国家精播标准。
2.机具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贴茬、精量播种施肥、镇压、通过性能好的作业机具,确保播种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3.整地理墒
(1)秸秆处理。前茬作物留茬高度低于15厘米,秸秆切碎小于10厘米,均匀抛撒。
(2)清沟理墒。根据田间情况清理沟系,确保能灌能排;检查田间墒情,控制田间持水量在65%~75%。墒情不足需窨水造墒,水份过多应排涝降渍。
(二)播种
1.适时播种
根据我省气候条件,苏中及沿海春玉米播期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淮北夏玉米播期适当推迟,一般于6月下旬播种,减轻飞虱对玉米幼苗的危害,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2.合理密植
高产田紧凑耐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一般在4500~5500株/亩,超高产田在5000~5500株/亩。
3.严把播种质量关
做好种子处理,调整作业机具,确保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实现密度增加,整齐度提高。
作业要求:一般采用60厘米等行距贴茬播种,每穴1~2粒,播深3~5cm,播量2.5~3kg/亩;种肥分开,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带足种肥,施肥量为45%(15%-15%-15%)的复合肥30~45kg/亩,施肥深度5~8cm。
(三)田间管理
1.苗期化除
春播苗前封杀、夏播苗后除草,采用高效植保机械按操作规程进行化除。
2.中耕施肥
在玉米小喇叭口期,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进行中耕追肥。追肥作业应无明显伤根,伤苗率<3%,追肥深度6~10厘米,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10~20厘米,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土严密。施用量以尿素每亩25~35kg为宜。
3.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玉米螟,采用高地隙植保机械或航化机械进行植保作业,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具体用药方案在当地农艺植保部门指导下进行。
(四)机械化联合收获
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收获,选用两行或三行自走式专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可配备剥皮装置),以保证收获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
1.收获准备
收获前10~15天,对玉米倒伏程度、行距、果穗下垂度、**低结穗高度进行田间调查;收获前3~5天,对田块中的沟渠、垄台进行平整,并将不明障碍处安装标志,以利安全作业;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做好机具的调试和准备工作。
2.机械收获
作业要求:苞叶变白、上口松开、黑层出现、乳线消失,适时晚收,确保成熟度以增加粒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要求见表1。
表1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要求
项 目 | 指 标 |
籽粒含水率 | 25%~35% |
植株倒伏率 | <5% |
果穗下垂率 | <15% |
**低结穗高度 | > |
籽粒损失率 | <2% |
果穗损失率 | <5% |
籽粒破碎率 | <1% |
果穗含杂率 | <5% |
苞叶未剥净率 | <15%,仅对带有剥皮装置的收获机 |
留茬高 | < |
秸秆切碎长度 | < |
抛撒不均匀度 | <20% |
(五)机械化秸秆还田(见苏农机推〔2015〕13号《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