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探寻全南设施农业发展的背后

李关平 2014年09月13日

  风雨侵袭,市场变幻……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夹击中举步维艰。发展设施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然而,设施农业从思路到出路的嬗变中,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如何集聚?政府、市场、经营主体各自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折翼:双重夹击下的农业之痛

  近日,笔者走进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蔬菜基地,一群工人正在地里搭建钢架大棚。湿润的土壤里,刚刚褪去种壳的嫩芽,破土而出,绽放新绿。

  边远山村怎么会有钢架大棚?事情得从今年5月说起,这个月在连绵20多天的降雨侵袭下,雅溪蔬菜基地500亩春播蔬菜枯黄叶落、根系腐烂,一季菜“全军覆没”。来自台湾的雅溪蔬菜基地老板陈崇发说:“我考察过广东、湖南多个地方,觉得这里环境**优。没想到在**自信的地方‘折戟沉沙’。看来环境条件再好,都不如现代农业设施可靠。”

  除了这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外,发展设施农业也是市场的选择。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成熟,高端农产品市场对品种选择、品质要求、供应时间跨度、运输保鲜都有更高的需求,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破浪前行。

  “在自然光照、温度下种植,蔬菜上市时间难以调节,缺乏市场竞争力和主动权。”南迳镇南迳田园蔬菜基地老板田志梅说,今年年初,广东一高校十分青睐该基地的绿色蔬菜,但由于没有设施种植,存在断季、保鲜难等问题,**终与订单失之交臂。

  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设施农业呼之欲出。

  破茧:突出重围探寻转型之路

  如何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找到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出路,成了全南县农业经营者们日思夜想的问题。

  “我要把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拷贝’到内地来。”陈崇发花费了30多万元通关费,从台湾运来5台农业机械;滴管、钢架大棚等设施材料也已采购齐全,正进行安装、调试。

  发展设施农业有哪些好处?陈崇发介绍,搭建温控大棚、安装滴管设施,可以调控农作物的生长温度和湿度,不仅能抵御自然灾害,还能让蔬菜全天候生长。他说:“传统蔬菜种植一年收两茬,设施种植四季常青,每亩地增产3000公斤,增收上万元。”

  寻求突破的绿色旋律在田野蔓延。谈起设施农业对于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100多吨葡萄的曾纪石深有体会:“七八月份是葡萄的丰产期,由于葡萄扎堆上市,即使年成好,也卖不了好价钱。”

  今年,曾纪石投资100余万元,建起了500多亩的连体大棚,通过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延长采摘上市时间。曾纪石说:“以前,只有2个月的采摘期,现在延伸到秋冬季节,丰产期15元一斤的葡萄,到秋冬季节25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设施农业的兴起,还把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在南迳镇热水村,有一泓优质温泉。过去,村民祖祖辈辈只是用温泉水杀猪、煮蛋和洗澡。一位台湾客商却瞄上这眼温泉,在村里建起了大棚,引来温泉,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搞起了蝴蝶兰种植。看到台湾客商种花的好效益,村民们纷纷效仿。如今,热水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卉专业村。

  榜样是**好的老师,效益是**好的广告。尝到甜头的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该县已建成设施农业3万余亩。

  化蝶:期待羽翼丰盈翩跹起舞

  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工业化思路经营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必然选择。从落地生根到茁壮成长,设施农业仍需爬坡越坎,更需各方关爱。

  钢架大棚每亩成本近3万元、滴灌设备价格也不便宜。发展设施农业,需要雄厚的资金,对于小规模经营主体、一般农户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资金负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全南县农机局局长曾国平给出了答案,为鼓励发展设施农业,今年7月,该县出台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对于采购符合国家补贴名录的钢架大棚等材料,单体大棚每亩补助5000元,连体大棚补助1万元。在金龙镇陂头村高速公路出口,村民雷海泉正与5名工人一起搭建设施大棚:“构想了多年的大棚设施,今年终于在政府补贴下实现了。这20亩大棚种上草莓,还能赶上春节期间上市,可以卖个好价钱。”

  为了解决设施农业经营户初始投入的资金难题,全南县还引导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加大信贷资金投放,以鼓励设施农业发展。特别是针对设施农业成本回收周期较长的特点,该县已经有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支农惠农长期贷款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信贷资金超亿元。

  “农业设施的选择要因‘物’制宜,管理要科学到位,这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全南县农粮局局长易全民说,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本领,该县利用农广校、科技下乡、“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等项目,对农民进行设施农业的培训指导,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对接,提升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