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
一、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永州在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大户的基础上,通过“部门牵头领办”、“村级两委承办”、“龙头企业建办”、“大户合作联办”、“相关行业代办”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农机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村组“包”不了、农民“干”不了的农业生产难题,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紧缺问题,有效抑制了土地季节性抛荒和“双改单”现象,为集约化、规模化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永州全市拥有工商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149个,合作社社员达2万余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多户。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中大型农业机械6500多台(套),资产总值(原值)3.9亿元。年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达到750万亩,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8亿元以上。江华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宁远县三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一)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模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是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发展大农机的市场选择,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从事农机专业化、产业化服务,依靠农机作业收入,发家致富,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括起来讲,目前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基层站所牵头领办。即由乡镇农机站等乡镇农业站所牵头,采取“站所+农机大户+农户”的合作方式。如:祁阳县金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大忠桥镇农机站牵头,吸纳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加入合作社,社内成员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村级两委班子承办。即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组织全村农户入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带领群众合作致富。如零陵区永久专业合作社,就是以邮亭圩镇毛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创办,动员全村加入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入社社员192户,全村1400多亩土地全由农机合作社代耕、代种、代收,实行农业生产全程农机化作业,机械化作业只收取农户油料成本费35元-45/亩,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
3、农机大户合作联办。即农机专业大户之间围绕同一作业项目,采取“农机大户+农机大户”或“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的合作方式,农机用户带机加入或种粮农户带土地加入,实行入社自愿,信息共享,共同作业,统一结算。目前全市这种合作方式比较普遍,如江永县允山镇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东安县紫溪市镇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4、农业龙头企业建办。即由农业龙头生产企业根据生产基地和订单农户的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如祁阳县湖南银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鑫穗水稻种植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签订合同,采取“六代办”方式(即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代烘干),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而且农户还可以吃“点菜”,需要点那种服务就给予那种服务,目前该公司自己建基地面积3200多亩,与农户签订合同面积2.5万亩。又如:江华县同丰粮油责任有限公司,组建同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三垫”方式,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即订单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资金由同丰公司垫付,且每亩定价270元,到公司收购稻谷时,再扣减垫付的资金。
5、相关行业代办。即相关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设施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委托代管服务。如江华县白芒营冯发烟叶专业合作社,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设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水稻种植农户签订合同,对水稻耕、种、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订单用户机械化作业比散户机械化作业收费标准降低10-15%。
(二)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农机综合效率明显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后,一方面,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机具闲置时间减少,机具使用效率提高,单个农机用户的机具作业时间约为80天/年,合作社机具的作业时间约为120天/年;另一方面,在服务项目上,由单环节向多环节延伸,作业领域拓展,单个农机用户只能开展某一项或某一环节的机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则可以开展耕、插、管、收、烘等多个项目或多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再一方面,在服务对象上,由只对单个农户服务转向对全体村民服务,作业市场稳定、扩大;还有一方面,在作业收益上,由家庭自用走向社会化服务,收益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农民群众投资农机发展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永州机械化作业收费标准市场平均价格为:机耕80元/亩,机插80元/亩,机收100元/亩,此三项费用开支合计为260元/亩。按传统人畜力作业费用开支为:翻耕约为90元/亩(包括餐费),人工栽插约为150元/亩(包括餐费),人工收割约为150元/亩(包括餐费),三项合计为390元/亩。那么每亩可节约成本开支130元,而且劳作时间大幅度缩短。
3、季节性抛荒和“双改单”现象得到遏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因人畜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甚至是亏本,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不愿意种田,或只种一点口粮田,因此,出现了“双”改“单”和农田季节性抛荒现象,特别是季节性抛荒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保面积、保产量的粮食安全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后,可以将农民不愿意种的田,承租过来,利用机械来种田;如果农民愿意种的田,就与农户签订合同,开展机械化作业承包服务,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4、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不断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后,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化经营,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无机户农业生产方面的难题,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5、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益显著。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后,减少了一家一户对农机的投入,满足了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可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增加,减少灾害损失。如:提供机械化栽插服务,能够保证禾兜密植、株距合理、阳光充足、通风流畅,亩均增产10%左右,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增强,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资源,剩余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其它产业服务,增加打工收入;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忙时节抢收抢种的速度和质量,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减少了农户的灾害损失。
二、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成为发展“瓶颈”。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承租土地成为**大的“瓶颈”。有的农民不愿意流转,导致流转土地不连片,影响作业机械转移;有的土地流转时间短、不连续,导致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二)资金缺乏成为发展“软肋”。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增加新机具、新装备,以满足不同的作业要求。而要增加新机具、新装备就需要资金,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来自社员的股金投入,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补贴,再一方面就是依靠银行贷款,但这三个方面都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如购买联合收割机,动辄上万或十几万,即使有农机购置补贴,也需要花费很大财力。实践证明,缺乏流动资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很难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人员素质偏低成为发展“制约”。永州市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由农机专业大户或种粮大户联合组建起来的,他们不仅缺乏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理念、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而且在驾驶、维修、农艺、财会等方面都缺少技术骨干力量。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但要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发展力,人才缺乏成为**大制约因素之一。
(四)环境条件滞后成为发展“障碍”。永州农业经济发展欠发达,农村田间机耕道路建设滞后,加之农田不规则、落差大,机械作业田间转移不便,机械使用效率降低,尤其对大中型高效率农机使用影响较大。机库棚建设滞后,大多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具露天停放,机械使用寿命缩短。
(五)作业成本偏高成为发展“遏制”。永州的地形地貌特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耕地分布零散,生产道路窄小,大型机具进出难,作业难度大,空转时间多;此外,作业范围不广,作业量较少,普遍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还有,近几年农用柴油价格大幅上涨,农机用户在农机作业过程中,不仅没有享受国家的有关减免优惠政策,而且实际上多承担税负,即每燃烧1升柴油就要上缴1元钱的税,导致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机用户负担加重,农机服务效益降低,挫伤了农机用户购买机械和作用机械的积极性,从而遏制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六)规模偏小满足不了发展“需求”。从发展数量来看,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49家,但从个体来看,普遍规模较小,作业项目单一,从事机耕、机插、机收作业居多,其它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
(七)管理机制缺失发展受到“影响”。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紧密度不够,多以松散型为主,难以形成统一的经营机制,企业化管理程度较低。
三、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一项新兴产业态,它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尽管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力量。
1、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只有通过全面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体面劳动。在不改变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开展合同订单作业、代耕代种作业,土地托管、土地租赁承包等,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目的。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机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组织相应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项目,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农机修理,农机培训,农机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一方面,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经过农机管理部门协调、牵线搭桥,解决土地分散,有机户闲,无机户难的问题;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化作业让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一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装备完备,抵御自然灾害侵袭能力增加,减少灾害损失。
3、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广大农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获取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向农机主管部门转达广大农民机手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主管部门切实掌握市场需求;还有一方面,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激发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发展。
4、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规避农户投资农机风险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大作业服务范围,提高农机综合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盘活农机存量资产,增强投资能力,能**大限度地减少农户分散购置机具带来的投资浪费和投资风险,节省投资,解决需求与效率的平衡。目前农民主要靠合伙和吸股筹资,政府购机补贴,贷款购置机具;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为主,固定资产比一般农户多,作业规模大,抵御风险能力强,便于申请银行抵押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便于争取保险业对农机使用风险的保障;便于吸引多层次、多元化资金对大型农机具的投入。
(二)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永州是一个农业大市,但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强。要加快永州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主体,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化力量,是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有机载体,是农民增收奔小康的重要平台。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4)5号]文件精神,由省财政出资1.5亿元,市县财政出资1.5亿元,用两年时间共同扶持建设1000家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代农机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省政府提出的“小(型)、精(良)、坚(固)”的要求,遵照“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采取“运用财政扶持、用活购机补贴、吸引民间投资”的方式,结合永州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切实制定好永州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1、要明确目标任务。2014-2015年,全市培育和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每个农业县区不少于10家,培育和发展“机具千万元、覆盖上万亩”的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
2、要坚持“六有”标准。永州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按照“六有”标准来推进。一是要有机构。组建机构,制定章程和管理制度,依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二是要有社员。入社户数不少于5户,且80%以上成员为当地农户。三是要有田地。合作社经营土地规模在500亩以上,且集中连片经营300亩以上。四是要有资金。购买农业机械装备资金投入100万元以上。五是要有场地。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建有能够满足农机装备需要的机库棚、配件仓库、维修车间等配套设施。六是要有服务。各类配套机具齐全,能够承担耕、种、收、管等各项作业服务。
3、要把握“五个”原则。一是依法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依法注册登记;二是自主申请。财政扶持资金由各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各自的发展情况自主申请。三是装备精良。按照耕、种、收、植保、运输、烘干6个环节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配置先进适用机具,且具有技术高端、品质优良、性能可靠、适应性强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四是规模经营。组织化程度较高,实现规模化经营,当地影响较大,示范带头作用好。五是效益明显。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三)科学引导,规范发展。大力提升永州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水平,必须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坚持走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在推进土地有效良性流转、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作业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土地托管、土地租赁等服务。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原则、营运机制、民主决策、机具管理、作业服务、安全生产、财务监督、盈余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产生的盈余分配等内容作出硬性规定,确保入社农民得到**大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严格按照“五化”要求科学发展。
1、经营管理企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产权关系明晰,内部股份、产权责任、权力义务明确;作业项目、作业面积、收费价格、效益核算清楚;作业标准、作业质量、服务信誉良好等。坚持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2、运行机制规范化。组织机构和管理章程、管理制度健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长负责制;财务、机具、安全生产、人员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3、作业服务规模化。延伸服务环节,扩大服务领域,探索服务模式,降低作业成本,保证作业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开展规模化作业服务。
4、作业机具高端化。积极购买和使用适用、先进、环保、节能、可靠的农业生产机械,提高农机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使用节本增效先进技术,**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5、服务模式立体化。坚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一方面,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作业项目和作业面积,提升知名度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共闯市场,“集团作战力”明显增强,能够较好地完成突击性任务和抗御自然灾害侵袭。再一方面,拉长农机产业链条,既可以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又可以开展农机销售、机具维修、配件供应服务,还可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形成“集团作战”、“立体服务”、“航母聚群”的服务模式。
(四)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遏制耕地抛荒和“双改单”、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确确实实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发展上要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1、补贴资金优先保障。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并予以优先保证,在补贴机械种类上,根据农机化发展实际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作业服务需求给予适当放宽。
2、相关项目重点扶持。在安排农业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对争取到的农业项目和农机科技创新项目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来承担。
3、扶持资金落实到位。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4)5号]和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两个“十百千”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永政办发(2014)31号]文件精神,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合理配置农机装备,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30%的基础上,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15%的基础上,县(区)财政按购机总额的15%给予补贴,市级财政对所辖区给予适当补贴。每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装备投资约100万元,其中,按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进行补贴约30万元,省财政扶持15万元,县区财政配套扶持15万元,其余部分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自筹。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积极争取市、县区两级财政的支持,切实落实好县区财政15%的配套资金,市级财政的适当补贴资金,以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
4、作业用油给予补贴。积极争取农机作业用油补贴政策和资金。燃油税改革后,将税收部分纳入燃油价格之中,畜牧水产、林业、公交等都有作业服务用油补贴,唯独农机作业用油“大户”没有作业用油补贴,明显有失公平、公正。虽然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按田亩进行了综合直补贴,包含了农机作业用油补贴这个方面,出发点是想从提高农机作业价格来保障农机用户的利益,但是,这种政策设计很不符合农村发展实际,一方面,如果农机作业价格过高,农民就不愿意请农机作业,阻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综合补贴按田亩来计发,农民不种田也可领到补贴,而种田的比较效益本来就比较低,如果自己种田的话收益增加不是很大,还不如就领那点补贴合算,农民就不愿意多种田或者干脆不种田,这样就导致出现耕地抛荒或“双改单”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播种面积和粮食安全。再一方面,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农机作业服务是免税的,而农机用户每消耗一升柴油就等于多交了1元钱的“税”,而且作业面积越多,交纳的“税”也就越多,农机拥有者意见较大。
5、信贷保险给予支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部门要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共同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
(五)整合资源,改善条件。要加大对农机作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投入力度,农机、农业、水利、农经、财政、国土、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协调各种矛盾,解决土地流转、机耕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整理等难题,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
1、加快田地综合整治。在条件允许的地方,按照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将小田变大、角田变方、梯田变平。国土、农经等部门,要按照中央的政策规定,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有效流转和土地整治步划,促使农村土地相对集中,成方成块。
2、加快乡村干道和机耕道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科学规划好机耕道,使其与乡村干道联成网络,解决农机“出得了门”的问题。全面整修排灌沟渠、涵洞桥闸和路边沟渠,充分考虑满足农机过路和下田作业要求,解决农机“下得了田”的问题。国土、农业开发、水利、农机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机耕道路建设规划,并整合有关资金加大对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作业机械转移困难的问题。
3、抓好农机农艺融合。农业、农机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农机技术和农艺措施的融合工作,以便于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要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引导农民要尽**大可能流转土地,实行连片整地,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使农业机械从家庭自用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化,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为农机化事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加快机棚机库建设。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棚机库建设,解决农机具长年累月日晒雨淋毁容损寿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国土部门要积极落实这项政策,并将农机合作社机库棚用地纳入农业用地优先给予安排。
5、加快土地有效流转步伐。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适时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公开市场,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合法流转并经营好土地提供规范服务。
(六)强化培育,提升素质。强化培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水平和操作人员素质,是当前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
1、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高素质的合作社掌门人和高素质的农机手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要有计划地对合作社管理者统一到农机学校接受专门农机知识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掌门人的培训,使他们熟悉操作、懂得农艺、通晓法规、精通市场、巧于运筹、善于管理。
2、建立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利用农闲季节,对农机合作社开展技术、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同时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管理知识的培训,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
3、加速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农机手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他们既要精通耕、种、收、植保、运输、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作业操作,还要懂得土、肥、水、种、保等方面的农艺知识,特别是要搞懂在机械化作业条件下的农艺要求,使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