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乡万户调查”:努力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3月3日至3月31日,赴广西调查组围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主攻“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在南宁市武鸣县、崇左市江州区开展调查,走访了部分蔗农、糖厂和有关部门,对甘蔗的种植、管理、收获、压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甘蔗产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上世纪80年代,广西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糖业生产基地。在2012/2013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638万亩,涉及全区97个县(市、区)2000多万农民。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至糖料蔗收入,在蔗区,甘蔗是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2012/2013年榨季农民种蔗收入超过300亿元。广西蔗区主要集中在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六个地级市,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的85%,种植面积和产蔗量约占全区85%。
甘蔗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单位面积产量大。传统方式生产条件下,亩产甘蔗达4-5吨。如改善生产条件,高的可达10吨。二是收割劳动强度大。人工收获甘蔗为整杆式,甘蔗运输车装载整杆式甘蔗满载约为12吨,而单人收获甘蔗能力仅为(600-800)公斤/天,若要当天搞定一辆运输车的砍收、剥叶和装车作业,就需要十几人协同配合才能完成。三是砍收时效性要求高。为保证甘蔗的新鲜度,避免滞留导致的含糖量减少,砍运收需在两三天内完成,所以收获的甘蔗全部就近卖给制糖企业,蔗农基本没有其他销售渠道可以选择。四是收获时间由制糖企业来决定。由于企业产能、运输调度等因素,制糖企业对原料收购有严格计划,蔗农只能凭票送蔗。简而言之,甘蔗生产用工量大,机械化尤其重要;在谋划甘蔗生产时,必须调动蔗农和制糖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制糖企业的参与,改革很难推进。
二、甘蔗机械化水平低是我国甘蔗产业**突出的问题
当前我国糖业的国际竞争力不高,核心因素是成本不断上涨。影响甘蔗产量和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品种、植保、水利和人工费用等。比如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新台糖22号甘蔗品种相对单一,开始出现种性退化,产量开始不稳定;多达数十种的甘蔗病虫害影响甘蔗产量;广西多数蔗区生产基础较差,地块分散,水利设施不足导致灌溉缺水。这些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2013全区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92%,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耕地整地、开行、机种、深松培土等环节,机收几近空白。
目前甘蔗的砍收主要还是靠人力,人工雇佣成本为110-120元/吨左右(春耕农忙时节甚至能达到150元/吨)。加上人工搬运到田头和装车费用20元/吨,每吨甘蔗仅砍收、搬运和装车成本就到达145元/吨,占2013/2014榨季收购价格440元/吨的1/3以上。而采用甘蔗机械收获价格约为90元/吨(包含人工搬运和装车两个环节),而且效率也高,比人工收获降低作业成本55元/吨,减少比例超过1/3。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收获环节机械化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三、制约甘蔗机械化发展的几个因素
广西的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机收几近空白。从调研情况来看,制约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蔗区机耕道等配套设施落后。甘蔗机械化要求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目前蔗区路网建设、机耕道路、灌溉渠道、地块规划等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甘蔗机械化的推广。武鸣县太平镇庆乐村的黄康和文坛村的罗永会在访谈时都提出机耕道亟待修铺,路不好走,司机都不愿意进来,有时候遇上下雨,道路非常泥泞,车辆进出都是问题。目前糖厂在每吨甘蔗中支付1元用于补贴修路,虽然修铺的距离只有3-5公里,但是修路计划总是提不上议程。
2.蔗区的地块小且分散、土地质量不高。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是甘蔗联合收割机高质高效作业的前提条件。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分散经营,单家独户种植甘蔗,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地块小且分散,不规则。有的地里石头多,坡度不均匀,坑洞多,严重影响机械化作业质量。广西收获服务公司的梁志刚经理说:“土地不平整、地里有石头、坡度变化大、甘蔗倒伏等因素,都极大地影响机械收获的损失率和含杂率。去年有个地块机械收获后发现损失率高近20%,远高于正常的5%损失率。”
3.农机与农艺融合问题。蔗农传统种植习惯与甘蔗生产机械化要求不适应,蔗地地块、长度、坡度、种植行距达不到机械化收获要求。据武鸣县农机局吴汉局长介绍,县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主推甘蔗1.2-1.4米等行距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便于机收作业,但大多数蔗农由于担心影响产量,仍然倾向于宽窄行种植的传统模式。
4.农机购置补贴与机械化需求有差距。按照目前的农机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的农牧渔民、农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不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为支持食糖主产区广西发展甘蔗收获机械化,财政部、农业部从2013年开始,将广西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广西各级农机部门广泛宣传动员,但无1位蔗农购买。原因是,与动辄100多万(凯斯4000销售价格为168万,凯斯8000销售价格为280万)的收获机械价格相比,补贴比例还是太低。于是出现蔗农买不起、社会组织想买没补贴的情况,难以实现促进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目的。
5.国产甘蔗收获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国内研制出了一些甘蔗作业机械,有的正进行产品技术鉴定,有的已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小批量生产,但在实际使用时,适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经受进一步考验,与发达国家机械相比有较大差距。武鸣县城厢镇的起凤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覃生灵说,现在国产甘蔗种植、收获机械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没有适用、成熟的甘蔗收获机械,合作社去年购买的国产甘蔗收割机由于质量问题耽误农时,后来全部停用了。目前,凯斯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已经在国内建厂组装生产甘蔗收割机,但是价格高,一般农户很难买得起。
6.货车司机不愿意承运机收甘蔗。目前,运输环节是制约甘蔗机械化收割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工砍收的是整杆式,机收的是分段式,同一台车辆装运分段式甘蔗的重量要少30%以上,运输比较效益低,社会车辆不愿装运分段式甘蔗。收割公司自行购买或租用社会车辆成本太高,糖业企业又不愿帮助调配安排运输车辆,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车辆调度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甘蔗收获机效率只能部分发挥。广西收获服务公司的梁志刚经理说,我公司的凯斯8000和凯斯4000甘蔗收割机,日**大收割量分别为300吨和100吨,但由于甘蔗运输车辆调度问题,目前**多只能收割200吨和60吨,仅发挥六成的能力。
7.糖厂对机械化收割不积极。在甘蔗机收方面,还存在砍运调度、扣杂、运输、进槽等问题,同时国内糖厂对甘蔗含杂率的要求是不大于3%,远比国外(如印度)糖厂苛刻。目前,由于存在地块条件、种植方式和后期田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在5%~10%之间。因此,糖厂对待机械化收割态度不积极。这些都制约了切断式甘蔗收割机的推广应用。
四、自治区积极应对,努力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为加快糖料蔗生产发展,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积极谋划,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一是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2013年7月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2014年自治区将开展基地建设试点50万亩,要求基地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和水利现代化。在这“四化”当中,耕作机械化是重要内容,耕作机械化将推动甘蔗生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建设示范区将在全区甘蔗生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有力推动全区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提高。
二是持续开展“小块并大块”的土地整治工作。2012年,广西出台《关于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的意见》《自治区鼓励农民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在“以奖代补”等政策的激励下,“小块变大块”促进了土地流转,促使农业发展转向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推行甘蔗农机收获作业补贴。从2011/2012榨季开始,自治区出资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县(市、区)机收作业进行补贴,整杆式收获每亩150元,切断式收获30元,机收作业补贴对象为从事机收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包括从事机械化收获的企业)和联合收割机手。
五、加快推进甘蔗机械化几点建议
1.加强甘蔗机械化宣传,转变甘蔗种植观念。机械化生产是甘蔗种植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一点,蔗农、农机主管部门、县乡干部和制糖企业有较高的共识。但在甘蔗生产从人工向机械作业的跨越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方面,很多人准备不足,认识不清。在走访和座谈中,谈到机器收割甘蔗时,我们听到**多的一句话就是“机器不行”,经过详细询问才知道,不是“机器不行”,是行距不行(1米以下)、地不行(坡度大、不平整、石头多)。据凯斯公司人员介绍,凯斯8000是全球通用的机型,行距要求1.4米以上;凯斯4000是专门针对亚洲研发的,行距1米(大于1米更好),近几年年销量为印度300台左右、泰国30台左右、中国2013年销售了20台(略高于越南)。广西中鑫农业公司李志海说:“机器根本不是问题。泰国、澳大利亚、巴西也是大面积种植甘蔗,大面积使用机器收割,效果都很好,事实证明机具已经很成熟了,国内效果不理想完全是地块条件、种植方式和后期田间管理的问题。”
对于机械化作业来说,等行距规模化种植、土地平整、农机农艺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任何一方面的脱节都将影响**终的收获。以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耕作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要进一步强化示范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使蔗农转变种植观念。
2.持续深入开展“小块并大块”的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使用甘蔗收获机进行高效作业,必须要求有大块、规则且平整的土地,要清除石头、削平田埂、填埋坑洞,并且至少5米宽的机耕道方便机器进入和调头。目前土地整治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农民比较欢迎,江州区新和镇通康村58岁的马太音说,他家两个儿子共40亩地,每年种甘蔗都要花费很多的人力,他非常支持政府组织的“小块并大块”工作,希望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证流转的收益。
3.鼓励企业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的研发力度。第一,广西大部分蔗区是在旱坡地,建议借鉴国外生产条件相似的发展经验,研究适用于当地的甘蔗生产机械;第二,利用国家的支撑计划及行业科技和科研项目,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甘蔗机械化研发和科技成果转换;第三,加强对甘蔗生产企业的指导和产品鉴定,改善产品技术指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对进口机械的依赖。
4.加大农业扶持政策的力度和范围。第一,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建议对于专用属性较强的甘蔗收获机,适当放宽对补贴对象的限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和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提高补贴额度。第二,实施甘蔗生产作业补贴。由于甘蔗作业机具专业性强,每年的作业时间短,机械化服务组织投入的机具费用相对又较大,从而导致服务组织利润较薄,尤其是目前甘蔗种植与机收环节作业市场还不成熟,服务组织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影响了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建议积极争取甘蔗深松作业、中耕培土、化肥深施和机收补贴。第三,采取让利政策扶持机收甘蔗的运输。建议政府与糖厂在过渡时期,从政府甘蔗税收和糖厂蔗糖利润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给予运输补贴,以弥补运输比较效益低的实际问题,调动运输组织的积极性,帮助农户消除对甘蔗机械化收获的顾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