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界“奥林匹克”将首次在北京举办
导语:2014年9月16-19日,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第18届世界大会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届时,来自全球59个国家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将汇聚北京,共同探讨利用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的先进科研成果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2014年5月17日,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第18届世界大会(以下简称“大会”)组委会在中国农机院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CIGR现任主席孙大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教授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大会的相关情况。
将于9月16-19日在北京召开的CIGR第18届世界大会由CIGR、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农机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CIGR世界大会是CIGR**高学术会议,每4年举办1届,自1930年至今已举办了17届,素有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界的“奥林匹克”之称,2014年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届时,来自全球59个国家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将汇聚北京,共同探讨利用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的先进科研成果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孙大文教授介绍,CIGR是全球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规模**大,学术地位**高的国际学术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协调、协助并促进各成员国农业与生息系统工程领域的科研、教育的发展;鼓励对年轻学者的教育、培训,相互间交流;鼓励区域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和技术的交流;为建立国家以及国际区域性的学(协)会、巩固加强已有的学术组织而工作;举办有助于发展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和其他相关科学的活动。
中国自1988年加入CIGR以来,积极参加CIGR组织的各项学术会议及活动,积极申承办CIGR各级学术会议,于2004年在北京举办了CIGR第一届世界大会的中间国际会议,始开CIGR中间国际会议的先河,加强了中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与世界的交流,中国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在CIGR及CIGR各分会中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工作,推动了CIGR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此次,将于北京举办的CIGR**高级别学术会议--CIGR第18届世界大会,不但是首次在中国召开,也是首次在亚洲召开,对农业大洲-亚洲各国的农业发展与推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世界的经济重心加速转移,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实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农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国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人口比例**大的人民,农业工程将是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品质,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罗锡文教授介绍,即将召开的CIGR第18届世界大会将就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增长与节约、农业信息化与工业文明的普及、农业经营模式探索等议题进行探讨。本次大会的召开,无疑将促进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国际知名度,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
据李树君教授介绍,中国的农业工程国际化之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汪懋华院士、高元恩和张际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中国农业工程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1998年,李树君代表中国参加在摩洛哥举办的CIGR第14届世界大会,第一次提出,CIGR世界大会能否由中国举办。在中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2004年的世界大会中间国际会议来到北京。在中国农机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成功举办了2004年CIGR世界大会中间国际会议,中国农机院的组织服务工作得到了CIGR的充分肯定,为承办世界大会正式会议奠定了基础。2006年9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CIGR的常务理事会上,我国正式申办2014年CIGR第18届世界大会,获得成功。
十余年,中国农机院坚持“技术请进来,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国际学术交流、国家的援外培训、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工程项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农机工业架起了一座国际化交流的平台。2010年李树君当选为AAAE主席,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秘书处、CIGR学术期刊编辑部等国际知名农业工程学术组织相继落户中国农机院。
参考资料:
孙大文: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食品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国际上该领域**活跃、**具创造力、**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主要研究包括制冷、冷冻及干燥过程和系统、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过程模拟和优化以及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在真空冷却熟肉制品、计算机视觉检测比萨饼质量、采用可食用膜技术实现果蔬货价期延长等方面具有**领先的开创性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导。他在世界上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600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13部,其中近300篇论文被SCI收录(H因子=46)。
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与规划;2.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蔗田深松耕作关键技术;3.精细农业关键技术,重点研究3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情信息快速采集技术、机器视觉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和精细农业作业平台。
李树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常务理事、CIGR农产品加工分会副主席,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副主席,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农产品加工”优先领域中方首席专家、中国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食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农业部科技委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农业与食品工程技术装备研发、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致力于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