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台州一鸣:致力打造中国工厂化育秧的“梦工厂”

珍德 2014年02月17日

    ——访工厂化育秧专家一鸣公司董事长 余继琅

  1、余总您好!作为国内工厂化育秧设备知名供应商——一鸣公司的掌门人和我国工厂化育秧方面的专家,请您谈谈工厂化育秧好吗?

  答:专家不敢当。不过,我本人和我的一鸣公司近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工厂化育秧产业研发,并且取得了些许成就,尤其是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的工厂化育秧市场,一鸣公司所生产的设备市场占有率均在60%上下。这些成绩的取得,一要感谢各地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和支持,二要感谢各地农业农机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关于工厂化育秧,我个人给出的定义是:所谓工厂化育秧又叫工业化育秧,就是运用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化手段,将种子催芽、秧盘培土、播种、育苗、练苗等农作物育苗环节实现自动化和流水线作业的过程。

  工厂化育秧不仅可以满足大规模机械化插秧的工艺要求,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对于改善农民作业条件,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以及通过规范化作业手段实现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稳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工厂化育秧这种现代农业作业方式,在日韩、欧美等农业发达地区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市场普及率均在60%以上。而在我国,虽然也已有将近10年的推广历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推广进度相对较慢,市场空间巨大。

  2、近年来,农业部等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非常重视,除中央财政将其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外,甚至有些省、市的农业和财政部门还对农民购买工厂化育秧设备实施追加补贴或“以奖代补”,其支持力度空前之大。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工厂化育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作用太关键太重要了。我想,大家对于水稻机械化插秧已经不再陌生,机械化插秧已经成为水稻抢播抢种和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国家“三农”政策的驱动下,近10年来,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各级政府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获等作业方式的倾斜与扶持,全国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迅速,机插率已经由10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当前的35%。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相比,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生产程度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不说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的水稻机械化生产程度早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分别超过90%和75%。

  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除了我们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起步较晚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工厂化育秧发展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掣肘和瓶颈。因此,加速推进工厂化育秧技术,突破阻碍水稻机械化生产这道屏障意义非常重大。

  3、据说,您和您的一鸣公司是从5年前才开始涉足农机的,请问您当时为何选择了农机这个行业?一鸣公司在短短的5年间能够跻身国内工厂化育秧设备知名供应商行列,是什么力量在驱动?

  答:我以前是做皮具生意的,买卖也曾做的顺风顺水,之所以会选择改行做农机,**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以前做皮具可以让人们穿着光鲜靓丽,但无法解决人类的基本温饱问题。作为农家子弟,心中始终有着割不断的农民情结。长大后虽然离开了农村,但是,每当我驱车从田间地头路过,尤其是看到稻田里农民在躬身劳作的情景时,内心时常有一个愿望在隐隐闪烁,我要为千百万农民做些实事儿,要让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农家子弟做农事不再辛苦劳累。于是,便选择了改弦易章开始做农机这个行当。

  一鸣公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小有成就,靠的就是紧跟市场、创新驱动。我们深知自身实力有限,无论是从经验上讲还是从企业规模上讲,根本就没有和行业大碗儿正面交锋的实力和本钱,横在我们面前的****出路就是无路可走,必须另辟蹊径,奋力拼杀,方有突破重围的可能。为此,我们选择了走差异化这条路线,放亮双眼去寻找市场,从市场中发现需求,从需求中探寻商机,选择市场**急需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作为目标市场,潜心研发,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终有所获。

  4、有消息称,目前一鸣公司在工厂化育秧和粮食烘干设备研发制造方面已经拥有30多项专利,其中有多个项目属发明专利,而且大多项专利都出自您本人之手,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答:没有什么奥秘可言。“创造可能”,这是一鸣公司的厂训,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始终如一的恪守市场导向、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原点,以技术创新研发为核心,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搞研发。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领**者,理所当然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持和企业科研人员一道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

  从研发课题遴选上,都较好地贯彻了市场导向、需求驱动这一创新思想,所上马的每一项研发课题都是用户**急需、市场**期盼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工厂化育秧条播技术,采取精准条形点播方式,每个坑穴精控播种1-3粒种子,这样做,既有利于插秧机精确抓取秧苗,又有利于秧苗的后期分蘖发育,不仅破解了杂交水稻对机械化插秧的工艺要求,而且还解决了传统方式育秧易出现的漏株、重播问题,仅此一项技术,每亩秧苗就可为用户节省30元到40元的种子费。再如另一项专利SY育秧苗床大棚,采用输送机搬运苗盘和倒顺输送技术,能自动将苗盘送入和运出大棚;苗床多层塔形设计,可叠放标准苗盘,比普通大棚节约用地2.5倍;采用自动翻转与自动喷雾技术,使种子在生长期能充分接收阳光和营养水份;各项操作均集中在自动控制箱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这种大鹏使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用于水稻育苗,还可应用于烟草、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5、面对当前国际知名农机业界大鳄大举登陆,纷纷参与中国境内市场竞争,您作为一名民族企业家对此有何见解?

  答:当前,国内竞争国际化与国际市场全球化已成为农机市场竞争的大趋势,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不管你是否愿意,任何人和任何企业都无法阻止这种趋势的到来。对于身处市场竞争的企业而言,面对强敌的袭来,自己所能做到的只能是调整心态,顺应客观现实,做强自己,积极参与竞争。只有自身强大了,才可以海阔天空,笑傲江湖。

  其实,外资企业纷至沓来并非洪水猛兽,尤其是国际知名农机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也并非全是坏事,同强敌短兵相接、同台竞争,这也是我们广大民族农机企业自身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成长的机会,以师矣长智,以师矣制矣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正如前面所说,中国市场复员辽阔,纵深幅度大,市场需求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十分突出,相比众多的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在这方面并不占据任何优势。只要我们针对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坚持走差异化道路,紧跟需求,潜心研发,关注品质,生产制造质量过硬、适应性强的产品,就一定能够赢得广大用户的心智,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6、十多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农机化及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作业方式的实施推进,农机推广与农机管理等政府部门功不可没。就工厂化育秧方面,您认为各级农业、农机推广与管理部门应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答:以个人浅见,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在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与应用过程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供业界人士思考:

  一是政策层面给予扶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从政策上给予生产研发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上给予优惠和倾斜政策,以扶持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促进产品进一步向成熟化、高端化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个性化需求。

  二是实操层面的示范引导。各地各级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与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创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及通过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演示、宣传、培训等方式,积极推广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接受并采用工厂化育秧新技术,以此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

  三是财政税收层面的资金扶持。比如通过设立工厂化育秧设备专项研发与创新资金,扶持企业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加大对相关机械设施的购置补贴力度,在补贴资金相对紧缺的地区优先安排补贴指标,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适当增加工厂化育秧项目作业补贴,或对工厂化育秧的用户给予项目用地、用电等相关配套倾斜政策性扶植。

  四是从资金保险层面给予支持。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或涉农的金融机构尽快出台、完善农机贷款业务支持办法,不断创新金融品种和融资方式,拓宽广大农民的融资渠道。创新出台农机设备及农机作业保险业务,以解决农机用户的后顾之忧等。

  7、当前我国工厂化育秧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工厂化育秧产业尚处于导入期或发展初期,多数用户对于工厂化育秧还处于认识和观望阶段,由于市场普及率很低,因而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但由于农民用户认识并接受这一新型生产作业方式需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而市场推广难度较大,单靠企业自身努力收效甚微,须借助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力量。

  当前,我国工厂化育秧市场面临的发展机遇不少,尤其是政策的利好因素有很多,不仅可享受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优惠和倾斜,而且还可以得到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资金的项目支持。除此之外,国家土地流转新政的出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提速,此外还有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及杂交稻机械化生产对农艺的特殊性要求等等,都为工厂化育秧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这些利好因素都将对工厂化育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至于面临的挑战,我想主要来自于以下三大矛盾的挑战:一是产业及行业市场的高速发展与行业整体研发能力相对底下的矛盾;二是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与产品技术同质化的矛盾;三是发展工厂化育秧的一次性投入规模较大与广大农民用户购买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等等。

  8、工厂化育秧作为水稻生产作业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其突出的难点或焦点在哪里?具体操作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答:发展工厂化育秧的主要难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机产品研发生产与农艺结合问题。这也是传统农机产品发展的焦点之一。二是产品技术的适应性问题。如前面所述,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生产作业方式多种多样,产业环境错综复杂,反映到农机农艺的要求上更是千差万别,农机企业必须在市场适应性方面寻求破解之道。三是产品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工厂化育秧设备市场需求的季节性极强,只有具备了高稳定性和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够满足农作物应时抢种的需要。

  关于工厂化育秧设备的具体操作问题,由于大部分作业过程都已实现了程控化管理,因而,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操作机手只要能够看懂使用说明书,并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即可正常作业。

  9、众所周知,我国复员辽阔,仅从地缘上条件讲东西南北跨度就达数千公里,农业生产在地域及气候条件、资源环境、种植品种、耕作制度、作业方式等方面差异性很大,一鸣公司将如何满足全国各地广大农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答:正如任何人都不可能依靠一招一式包打天下一样,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和某一个产品“通吃”市场。过去的五年,一鸣公司正是依靠不断创新才奠定了市场稍稍领先的位势,未来,一鸣公司仍将一如既往的坚守创新这一竞争力器,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誓将创新进行到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可能。

  其实,从我们现有的产品型谱和产品线中也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目前,一鸣公司拥有工厂化育秧、粮食烘干设备和多燃料系列热风炉等三大系列30多种产品,除热风炉系列产品作为粮食烘干机和育秧大棚配套产品外,工厂化育秧设备和粮食烘干设备牢牢把住了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前、后两个端口。一个应用于播种环节,一个应用于粮食收获后粗加工环节。粮食烘干设备从8吨、10吨、12吨,一直到15吨、20吨和30吨,基本上涵盖了市场的全系列产品。这些规格型号产品还可以组成机组安装,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需求。工厂化育秧设备包括床土整理筛选机、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小粒种子精量播种流水线、育秧苗床大棚等设备,从种子催芽、土壤筛选、苗床培土,到打穴播种、覆土喷淋、苗床上架,一直到育苗、练苗,几乎涵盖了农作物育苗的所有环节;不仅适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育秧,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烟草、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秧苗培育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还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系统,使之切实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艺特点和不同作业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