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推广在临沭县取得突破的启示

临沭县农机局 李晓春、李军浩 2013年04月01日

  近年来,临沭县将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为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依托花生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和县《花生机械化发展意见》,精心组织,科学发展,优化布局,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支持、项目带动、政企共建、示范推广等措施,全县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为全县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推广背景

  1.花生生产需要临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60余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46万亩,花生单产、总产、出口额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全县小麦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花生收获环节费工费时,与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形成巨大矛盾,限制了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花生收获劳动强度大,农民非常企盼花生收获机械化作业,为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广该项技术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

  2.政府支持为改变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局面,2010年山东省出台《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意见》把花生机械化收获列入发展规划,临沂市委、市政府也在《农机发展纲要》里把花生生产机械化摆在首要位置。2012年临沭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县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3年,全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5%,2015年,全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基本实现花生生产机械化。临沭县政府将花生生产机械列入补贴重点,优先安排;同时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购买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农户,给予每台5000元的累加补贴。

  3.机械推出随着新式机具的研制成功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认识的提高,迫切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推广花生机械化收获已具备成熟条件。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4HB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于2010年12月通过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鉴定,为机械化推广提供了机具支持。

二、推广方略

  一项新技术从示范推广到被广泛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有认识,再到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提高,直至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临沭县农机局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推广中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创新示范项目带动2011年,《山东省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在临沭县实施,2012又承担该项目的续建。通过两年的项目带动,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起到明显的推广效果。期间主要做好“三个拉动”,一是示范基地作业拉动。通过玉山、店头、石门三个镇的1500亩示范基地作业,让农民“眼见为实”,切身感受技术的可靠性优越性,拉动周边农户使用联合收获技术。二是宣传拉动。制作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宣传片,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纸等媒介进行宣传,安排熟知机械性能和操作的技术推广人员对群众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农民更直观的了解收获机械的性能及优越性,让更多的群众产生认知,进而让他们从心里逐步接受这一技术模式。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拉动。在项目组的鼓励和带动下,临沭县清泉、利民等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身示范,积极地投入到示范带动的大潮中,在自身种植园区率先使用,并提供作业服务。利用他们在群众身边威信高、话语权重的优势,对周围的群众进行言传身教,为该项技术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良好作用。

  2.现场会、演示会集中展示2011年9月,《临沂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现场会》在临沭县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召开。现场会上技术人员亲自作业演示,机械生产企业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及机具进行详细地介绍,发放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资料1000余份,群众咨询达600余人次。2012年9月,《山东省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临沭县店头镇召开,来自全省8个花生主产区的市农机局领导、专家,12个部省花生机械化生产项目县农机局长及花生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全县花生种植大户、普通农户近400人观看了临沭东泰、山东常林、青岛弘盛、江苏宇成等企业生产的花生收获机械现场作业。各级领导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3.企业参与弥补不足推广工作中“只说不练”“缺乏实战”是制约进程的不利因素,临沭东泰机械公司技术人员深入参与到推广工作,通过企业的研发、加工、技改优势,在作业中发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路线的完善、收获机械性能的提高、农艺与农机的融合。

  4.规范技术路线形成模式通过论证、实践、改善初步形成了土壤机械深松整地→机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联合收获的技术路线,并在各生产环节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使得主推技术形成基本模式,花生全程生产有了标准化指标,通用性大大提高,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5.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保证效果在推广过程中除了重视传统机艺结合注重的品种配套、土壤墒情外,还在以下5项农艺中深度与农机做融合:深耕深松、精细整地、限定垄数据及行距株距、播种适时适密、防止花生早衰。如:作业点地块进行20cm至30cm的机械“上耕下松”施工;垄高确定为12-15cm,垄面宽确定为55cm,垄距85cm,垄沟30cm,小行距35cm,大行距50cm,株距16cm;春花生4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播种;大花生种植密度9500-10500穴/亩,小花生种植密度12000-12500/亩(双粒)。

  6.加大培训提供智力支撑推广就是创新,为了防止“门外汉”“不懂行”,在该项技术推广中,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农户等进行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分别于8月下旬和9月中旬专门聘请了临沭东泰机械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了2次专业技术培训,重点培训花生收获机械的操作、保养、维护等相关知识。邀请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培训了花生生产中的农艺知识,累计参训人员达600余人。

三、推广成效

  2010年,临沭农机局开始进行小范围的作业试验,拉开了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在临沭推广的帷幕。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作为该县农机技术主推项目,经过推广人员的不懈努力、细致工作、扎实推进,该项技术推广已经取得重要突破,通过项目示范、大户带动、企业参与,探索出配套的机械化联合收获种植模式,累计建立了6处高标准试验示范园区,示范作业5000亩,带动全县联合收获面积2012年达到10万亩。全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117台,约占山东省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的半。推广示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机械收获作业损失率从15%以上降到5%以下,平均用工量从45工日/hm²降到了0.8工日/hm²,提高功效接近60倍,作业成本从3600元/hm²降到了500元/hm²,作业节本超过700%。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自推广该项技术以来春花生和夏花生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230和310hm²。

四、推广启示

  1.政府支持,提高主推技术的公信力政府支持,推广效果事半功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农机部门一家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以形成各部门的合力,迅速提高农民的认可程度。

  2.持续推广,追求累积效应对新技术、新机具从认识→接受→使用,农民要有一个复杂的价值甄别、效益对比、认可接受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在调研-实践-示范-推广-完善-应用等环节反复测试确立可行性,推广过程要有信心、决心、耐心。

  3.丰富推广手段,实现示范→推广→应用实施所推技术示范项目、建设高标准示范作业点、召开推介现场会演示会、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大户带动、政府补贴等一系列推广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推广,是取得推广成效的主要手段。

  4.多方参与,互补共赢农机推广部门与生产企业联合研发、联手推广是发展壮大农机推广事业的有效途径。机械是技术的承载者,农机大户是新技术引领者,农民是**终受益者,农机部门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者吸引三者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推广过程中,生产企业依托主推技术,研发适合技术路线的机械,通过示范作业,改进机械性能,实现“政企”互哺;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实践率先使用和掌握新技术,在实现示范推动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自身服务能力;推广部门达到快速技术推广的目的,实现共赢。

  5.机艺融合,相互提高农机农艺不相适应是造成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的重要原因,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优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花生品种,规范统一种植模式,加快花生生产机械的研制开发,制定适宜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规范,并形成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从而实现推广应用目标。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