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2013年中央1号文件释放的农机补贴的新信号

富来威 老吴 2013年02月14日

  2013年1月份的**后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意见对于理解“农机补贴”政策走向有新的信号。

  1、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理解农机补贴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实际上已经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央的策略是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是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农机补贴是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开展的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矛盾政策工具之一。

  2、在“农业补贴”的大视野下完善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补贴属于农业补贴的范畴,农业补贴的政策要求显然适用于农机补贴,“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可以预见,粮食主要产区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补贴区域的选择方向上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在补贴的具体对象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在补贴总规模上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在政策创新上继续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报废更新补贴)。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专家解读为产品目标、收入目标、竞争力目标。在补贴政策方面依然以此为出发点,重点突出向主产区、新一代的农业产业工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际上就是未来的农业产业工人)补贴是大势所趋!

  农业补贴的趋势是什么?加入WTO以后,要从国际趋势来分析未来的政策走向。“脱钩的直接补贴为主要方式”是未来的趋势,这个方向与中国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

  3、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理解农机补贴的政策走向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中国政府粮食安全的首要目标是自给率95%,主要指稻谷、小麦、玉米;从种植成本与收益看,大豆种植的比较优势**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首当其冲!下一步补贴的重点是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全程生产机械化关键设备。

  4、挤“芥末”与撒“胡椒粉”

  从经济学的原理看,补贴是正外部性的产品,应突出重点与导向,围绕先进适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急需的目标。原来的撒“胡椒粉”的方式不可取。重点解决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是未来的政策走向。

  参考资料:

  张红宇:《中国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徐滇庆:《经济命脉与三农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