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山东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制约因素及突破途径

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2010年12月09日

  目前,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已成为我省农机化发展的“短板”。2009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7.5%,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43%。但从生产手段看,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远远落后于粮食作物。2009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5%,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6%,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只有56%。

  为摸清情况,研究对策,加速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我们进行了全省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情况调查。本文对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突破提出了有关建议。

  一、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现状

  我省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种植模式多样,总体来看机械化水平较低,为了突出重点,实现重点突破,我们对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8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花生、棉花、马铃薯、大蒜、生姜、大葱、茶叶和烤烟。

  花生生产除收获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在耕整地、播种、植保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机械设备。2009年全省拥有花生播种机械32061台(套),年作业面积435.95万亩,其中花生覆膜播种机保有量达27064台(套),应用相对广泛,播种基本实现机械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收获方面由于受土壤等条件制约,多为半机械化作业,主要为农民自制的简易花生挖掘犁和部分配套小四轮拖拉机的花生挖掘机,主要是采用分段收获方式。国内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积极研发花生联合收获机,部分产品已初步成型。其中,青岛弘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已经获得农机购置补贴,在我省一些地区开始推广应用;临沂东泰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也通过了推广鉴定;江苏宇成等企业研发生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也正在推向市场。根据跟踪考察和对用户的调查结果来看,花生收获机基本上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尤其是对土壤湿度和硬度的适应性较差,稳定性差、故障率高,有待于继续完善和提升。2009年全省花生(挖掘)收获机械发展到11178台(套),年作业面积156.99万亩,联合收获机44台,年作业面积0.22万亩。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

  马铃薯生产耕整地、灌溉、植保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收获机械应用也较为广泛,去年全省薯类收获机保有量为4648台。马铃薯机械播种机械已有应用,播种(栽植)主要是采用田园管理机开沟、培土,由人工点种的方式。马铃薯播种机械是近两年开始研发,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机具基本过关。马铃薯收获机械主要是采用分段收获方式,主要是用挖掘机将马铃薯挖掘、抖土后,摆放在地表,目前马铃薯破皮率还较高,还不能满足食用土豆收获的要求。一次完成挖掘、抖土、分级、装袋的大型马铃薯收获机,在我省还没有应用,从目前的情况看,近几年农民还没有使用大型联合收获机的要求。但总的来说,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有待于继续研发、完善和提升,马铃薯播种机由于推向市场时间短,群众认识还不足,需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棉花生产耕整地、播种、机械植保与灌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械收获还处于空白。2009年全省拥有各种棉花播种机械约为48582台(套),年作业量645. 54万亩,其中棉花铺膜播种机保有量为26300台(套),年作业量428.68万亩。近几年棉花秸秆处理机械有所发展,棉花秸秆收获机保有量11767台(套),年作业量为162.36万亩,主要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还田,或者用棉花秸秆收获机将秸秆切段收集后用于燃烧发电。棉花收获难度比较大,加之我省棉花种植规模相对小,品种、种植规格和收获期不一致,发展棉花收获机械化时机还不成熟,新疆从国外引进的大型棉花收获机价格昂贵,无论从我省农艺条件还是经济水平来看,都不具备推广条件。

  大蒜种植技术要求高,必须瓣芽朝上,而且**好蒜背朝向一致,目前机械能实现播种株距与行距均匀一致,但解决不了方向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大蒜播种机均达不到农艺要求,要想解决大蒜播种的朝向性问题难度比较大,可能近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人机结合半机械化作业,从长远看,应该进一步研制计算机智能化控制的机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大蒜收获机主要是简易式的挖掘收获机械,主要是将大蒜挖掘后摆放于地表,或者松土后由人工拔出。去年全省大蒜收获机保有量1669台,各种大蒜挖掘收获机种类繁多,都处于低级水平,大蒜的联合收获机械已开始研制。江苏宇成研制的大蒜收获机,采用了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大蒜挖掘后,完成抖土、切茎、装箱(袋)工序,但还不能一次性完成切须工序。大蒜收获机在近几年将得到快速发展,机械水平也将快速提高。

  生姜生产的播种还是采用人工方式,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生姜播种(栽植)机械。去年全省生姜收获机保有量为405台(套),比上年度增加了263台,生姜收获机械近几年发展较快,主要收获方式是用挖掘铲将生姜松土后,人工顺向拔出。从生姜收获的方式和难度来看,进一步提升生姜收获机械的水平难度比较大,近几年的发展主要是改善机械的性能,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没有可能。

  大葱栽植是先育苗后移栽。栽植时开沟作业一般以机械为主,移栽没有成熟的机械用于生产,一般以人工插葱为主,植保作业用传统的植保机械,培土等采用机械作业,收获还是以人工收获方式为主。章丘市研制生产的一种大葱挖掘机,基本上是在深松机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结构简单,还不能满足大葱收获的要求。大葱收获应该仿制日本的山药收获机,两边开沟后,中间用铲将葱铲起。

  烤烟种植面积较少,但是区域相对集中。耕整地、起垄、植保、灌溉等工序都采用了通用机械。去年全省黄烟栽植机保有量106台,烟苗移栽机已有生产和应用。青州华龙、临沂永盛等企业生产的烟苗移栽机,已在当地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茶叶生产近几年我省发展较快,机械化生产手段也逐步提高。茶叶的修剪、收获、加工等均有机械应用,茶叶杀青机、茶叶烘干机等技术比较成熟。

  总的来说,在经济作物的耕、种、收三个主要生产环节中,耕整地机具已形成系列化、通用化,生产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栽植)机具已经部分解决,如花生、棉花、马铃薯等播种(栽植)机械在实际生产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机具的总体性能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收获是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的环节,定型的机具不多,成熟和批量生产的机具就更少,不少作物的收获机械还没有破题,生姜、大蒜播种机械还是空白。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经济作物机械化总体生产水平较低,机械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农机科研生产能力较为薄弱。

  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认识程度不够,缺乏政策扶持

  经济作物生产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已经占有重要位置,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43%。各级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但是对经济作物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将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无论是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还是科研技术支持方面都不到位。广大农民也习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对先进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和技术还持观望态度,主动性不高。

  2.种植分散,农艺不规范

  经济作物种植相对来说面积小,种植分散,即使种植规模较大的县区也很难做到成方连片大面积集中种植。分散种植加大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实现机械化的难度,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益。同时,经济作物生产缺乏相应规范统一的种植标准,没有形成规范的种植模式,农艺农机不协调,也是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

  3.作物种类多,种植收获技术要求高

  我省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生产环节较多,种植与收获技术难度大。如大蒜种植要求瓣芽直立向上,蒜背朝向一致,大蒜收获要求切掉根须,机械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生姜的种块大小不一,常规的播种机械不能实现播种要求;大葱收获时不能夹持,夹持力度过大容易损伤葱体组织细胞;花生收获机要适应不同的产量、土壤硬度和湿度,生产的技术要求高,增加了机械的作业难度。这对机具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很大的技术制约因素。

  4.研发滞后,机具性能差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扶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基本处于自由放任发展状态。大的科研机构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没有财力和精力研发经济作物机械;大的生产企业由于受规模效益的影响,在没有形成规模化市场之前,不愿意投入力量研发和生产。这样就使一些个人和小企业成为经济作物机械化研发的主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很难生产出满足要求的高技术产品,因而导致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缓慢。如农民急需的大蒜收获机、生姜挖掘机等基本上为企业试验、小批量生产和农民自制,农民很难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到合适的生产机械。由于经济作物种植分散,加之土质和种植模式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经济作物机械很难做到一种机械全省各地通用,许多机械都是当地农民和企业根据当地生产特点研制生产的,对其他地区往往不适用。有些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但在粘壤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作业。

  三、加快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突破途径与对策

  1.提高认识,确定主推技术

  在粮食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以后,经济作物机械化已经成为我省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机部门要从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把经济作物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切实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从调查情况来看,不同作物之间机械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实现机械化发展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要加快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我们认为,可以围绕花生、马铃薯、棉花、大蒜、生姜、大葱、黄烟、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选择部分关键生产环节作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使用效益

  分散种植加大了机械使用成本,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益,实行经济作物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经济作物机械大面积应用的前提,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规模化经济作物生产,推进经济作物机械规模化作业,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协调,大力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提高机械使用效益。

  3.建立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共同促进发展

  统一、规范的种植模式是提高机械效率、发挥机械效益的前提,农机农艺部门要积极协调,经常交流沟通,密切配合,把传统农艺和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的特点结合起来,**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益。要逐步建立起农机和农艺协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模式,不断引导农民统一经济作物品种、播期、行距和管理方式,为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4.加大投入,提高机械保有量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经济作物机械列为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提高补贴比例,优先安排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利用地方财政资金进行累加补贴,拉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财政部门要安排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加大推广工作力度。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先安排贷款,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经济作物机械研发的积极性,**大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机械保有量,以满足农民用机需要。

  5.产学研推相结合,加大机具研发力度

  组织产学研推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研制一批先进实用、适应不同区域农艺要求、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机械。围绕主要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急需的机具,整合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大型龙头农机企业的作用,建立花生联合收获、薯类收获、“三辣(大蒜、生姜、大葱)”收获等机具的研发生产联盟。通过技术攻关和重点研发,优化完善机具性能,不断提高经济作物机械的总体生产水平,确保经济作物机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6.持之以恒,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要借鉴我省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有效经验,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加大宣传、示范、推广力度。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适应我省实际的经济作物新机具、新技术进行引进、试验、对比,搞好机具选型,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演示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技术推广活动搞好宣传。以主导经济作物种植区域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地建立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创新和推广步伐。积极培育经济作物机械作业大户,给予作业补贴等政策,实行重点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措施,不断壮大经济作物机械服务组织,增强示范带动效果。

  主要完成人:栾雪雁陈传强林维平

二○一○年十二月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