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南方转型升级 打造“稻机领先”企业
从水稻联合收割机一种主打产品发展到拥有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全喂入双滚筒联合收割机和纵向轴流收割机等高端收割机产品,从普通的手扶式插秧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短短几年,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拥有了水稻机械化所需的全线产品制造能力,成为国内领先的水稻机械生产企业。中机南方是如何在短期内实现华丽转身,从而一跃成为水稻机领军企业的呢?关键就在于其能够抓住机遇,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升级。
体制机制升级实行资本人格化
2002年,湖州市政府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国农机院,将湖州联合收割机厂进行了改制,建立并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改制,企业职工的身份全部转换,打破了原来的铁饭碗。同时,企业的经营机制也进行了转型,让经营骨干、技术骨干等参股到控股子公司中,让他们的个人长远利益与企业的效益进行挂钩。这种产权人格化的激励方式充分调动了骨干的积极性,更体现了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和谐发展观。
中机南方还实行了集团化转型,从单个公司发展到以中机南方为母公司,安达汽配、株洲农机、联达变速箱、进出口、碧浪农机等五个控股的子公司,共同为母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作贡献,集团框架已形成。
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团队素质
在发展中,中机南方还注重打造企业的“软实力”,加强了人才培养和企业管理。针对国家的“十一五”计划和近五年来农机行业的发展预期,中机南方制定了“十一五”人才战略,通过持续实施“5010”人才工程、班组长建设、公司内部技师评定、高管MBA培训学习、专门大专班等人才培训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理顺了人才结构。通过引进调整,员工平均年龄从46岁下降到了38岁,使团队更具活力。科研人员从原来的一位高工、两名大学本科生发展到两名研究员、10位高工,技师从3名增加到26名,使研发队伍得到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机南方在生产管理中引进了大量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ERP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了CAM、CAPP、PDM等技术的信息化。
生产装备升级提高产品质量
几年来,中机南方加大了设备投入,生产加工设备从原来的普通机床加手工作业方式发展到目前国内行业领先的产业化装备。特别是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固定资产投入1.6亿,包括投资1千多万元建成的国内行业领先的涂装流水线一条,整机装配线二条,购置进口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40多台,以及百万元以上的设备一批,如进口技术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多台千吨以上的智能化压铸机及机器人操作系统一批,先进的数控机床60多台,以及一批高档的检验检测设备,如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自动三坐标测量仪等,使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产业化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研发升级增强竞争力
经过一轮技术改进和转型升级后,中机南方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并研发出一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的产品。同时,产品链也得到极大丰富,到目前为止,公司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已形成了插秧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捆扎机械、田间多功能机械等系列化产品链。
“碧浪”品牌也得到广泛认可,被商务部认定为**具市场影响力品牌。其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两个产品分别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碧浪”商标也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