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移动式烘干机之辩

张桃英 宇寰 2010年05月19日

  近一年来,记者多次接到地方农机管理部门及农机大户反映,随着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大面积运用,粮食在短期内迅速堆积,如不及时烘干,很可能发生霉变,但是由于当前机械化烘干技术尚未普及,多数地区难以实现集中烘干,因此急需移动式烘干机前来“救火”。

  移动式烘干或可成跨区新亮点?

  “就拿玉米来说,收下来三天就会发芽。干燥的玉米一斤可卖8毛钱,霉变后就只能卖5毛。而且玉米一旦霉变,是连猪都不吃的,只能用于生物发电或者制作乙醇。去年的玉米收获季节,我们这地方赶上下雨,又缺乏足够的烘干设备,农民只能把大量玉米廉价卖给乙醇制造商,损失惨重啊。所以今年,我们局专门启动了一项调研,寻找符合驻马店需要的移动式烘干技术。另外,我们计划到2015年,打造10万农机手,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20亿元的目标。而移动式烘干,是不是可以像机械化收获那样,为农民提供跨区服务?”面对记者,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机局局长马晓光抛出了心中的设想。

  山东嘉祥县疃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也表示,移动烘干技术和设备对于种粮大户是十分需要的。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关于机械化烘干的报道越来越多,当地的种粮大户对移动式烘干也逐步有所了解,鉴于收获期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很多人都对这种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几年,收割机数量不断增多,我在考虑为我们的农机合作社买一台移动烘干机,进一步扩大农机合作社的业务范围。”

  技术可行,经济不可行?

  “移动式烘干机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包括三久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有能力研发,但实际运用中,它并不可行。”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丽玉分析指出,移动式烘干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规避三大难题。首先,电力供应难以保障,如果电压不稳,非但会影响到烘干机的正常作业,而且会损坏机具的使用寿命。第二,烘干机大都在阴雨气候下才有用武之地,而移动式烘干机在露天无法保持机身干燥。第三,也是**致命的,移动式烘干并不经济,运输和安装成本太高。

  “移动式烘干机根本就是一条死路!”江苏久阳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希语出惊人:“机械化烘干技术**大的价值在于保证粮食品质,而不是应急抗灾。现在,作业对象也就是粮食等农产品已经可以移动了,而且移动的成本更低,那又何必再去移动烘干机?所以说,移动式烘干机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但是,依然有很多地区需要依靠烘干机来对抗灾害天气。对此,朱希也深感无奈:“在这个问题上,烘干机的确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烘干需要过程和时间,而且即便将烘干机移动到某个地点,周边地区的粮食也依旧要向烘干机方向移动。”

  合肥麦稻之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邦超也表示,不少用户都曾向该公司表达过对移动式烘干的需求。“但是它太不经济了。特别是像我们这些生产低温循环烘干机的企业,产品体积都偏大,安装时对于场地、设施、技术等都有较高要求,一旦固定,轻易不能移动。”

  针对同行的质疑,旗下拥有多款移动式烘干机产品的福州三发发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有话要说。“电力供应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给烘干机配一个好电机就行了。我们生产的移动式烘干机都给配,能够保证正常供电。至于经济性问题,移动式烘干机一般都是小型的、拆装式的,安装和运输都很方便。”福州三发发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经理林辉如是说。

  但与此同时,林辉也透露,从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分析,柜式烘干机、链式烘干机以及节能减排型的烘干技术将是机械化烘干的发展方向。“我们已经开始研制生产太阳能自动循环烘干机。”

  集中烘干方是大势所趋?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胡志超研究员,曾经就一个移动式烘干设备研制项目开展过调研。调研发现,移动式烘干在技术上的确可行,但仍然存在多重障碍。首先是电力供应问题,烘干机一般使用380伏电压,而非日常的220伏,农村普通用户根本不能配备。其次,道路转移问题,机型大了不便转移,机型小了又缺乏转移价值。而且农村道路大都崎岖不平,机具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再次,经济性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如果烘干的成本超过每斤3-4分钱,农民就无法承受。移动式烘干很可能把成本提高到每斤6-8分钱。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毛志怀教授正在黑龙江就烘干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进行调研。据他分析,移动烘干设备的作业成本虽然不低,不过相对于其它的农机作业收费水平而言,农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移动烘干设备处理量相对较小,无法及时解决天气突变与亟需烘干粮食数量激增间的矛盾。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则表示,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救火”式的方案,只要农民能够接受,移动式烘干机是具有一定市场的。对于由长途运输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增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柴油补贴等方式进行补贴。

  “但是从机械化烘干技术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该鼓励以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为载体,发展集中烘干装置。农民将收获的粮食送到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由后者集中进行烘干作业,这样不但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升粮食的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大有裨益。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这样做的。”罗锡文院士强调。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游客
    发布于2016-10-16 23:39
    请有关部门多推广烘干设备  --来自农机通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