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农机业机遇挑战并存 企业如何把握“随波逐流”

鱼儿 2010年03月02日

  农机补贴政策让农机行业受益匪浅,我国农机补贴已经连续实行6年,而且补贴的力度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其发挥的效能是越来越大,直至2009年几乎进入疯狂的程度。在国家惠农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的鼓励下,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对促进我国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仍聚焦“三农”,农机扶持也在其中。一号文件中提及:““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这些都毫无疑问的给农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2010年的农机行业也将借助这些而蒸蒸日上,但农机行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农机企业如何把握好自己也非常重要。

农机业机遇与挑战

农机业机遇与挑战

  我国农机化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已经拥有世界上**庞大的农机化产业大军。目前农机制造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850多家;农机流通企业有8300多家,县以下农机经销点8万多个;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3850万个,农机作业服务人员4800多万人。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企业可以从生存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低成本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重组或联合战略,在激烈竞争中,正确选择战略和及时进行战略更新是企业取胜之道。但**根本的,是要坚持两优:用优质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用优质服务温暖用户的心。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名优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之根本。农民用户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好的检验员、宣传员和助销员。先进适用,质量可靠,市场认可,服务周到,用户满意,是**基本的取胜之道。千万不能机遇面前晕了头,挑战面前忘了道。绝不能见小利忘大义,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忽视服务,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在改革和创新中发展,要坚守企业的社会责任,讲诚信,用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夺取胜利。

  农机补贴下的企业概况

  随着国家农机补贴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许多农机生产企业的主要精力都围绕着入围补贴目录选定的品种生产销售。但是,售后服务、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机器零部件供应不到位,机器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贻误农时。虽然在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做出书面承诺,但在实际作业季节,能够在接到用户反映后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的生产厂家却不多。这不仅影响了农机作用的有效发挥,还严重影响了国家农机补贴的声誉。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一直是很多部门都在努力寻求解决的。

  一是国家实施农机补贴产品以后,一些小型企业因为实施补贴门槛较低,也进入了农机补贴的行列。但是小型企业人手少,每年旺季来临,市场服务跟不上,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用户投诉增多。重庆市农机办提出参保人数要求,实质是检查企业的整体实力,寻找真正为用户负责的企业。

  二是部分企业没有给员工上缴应该规定的“五险”,导致每年员工流动性特别大,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因此,企业普遍存在着缺技术,缺人才,缺资料、生产人员技术素质低等情况。因此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终致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三是少数企业为了减少制造成本,不愿意培养保留必要的管理人员,减少设置生产必需的检测部门。产品从采购到入库、到生产制造、到出厂,仅凭有限的几个人来完成。这使得生产成本远远低于那些正规企业的工厂,产品出厂价格比正规企业低了许多,导致行业内互相竞争拼杀。无序竞争的结果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是上述情况表明,一些企业没有健全的质量监督部门,无人严格控制进货、严格检查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保证产品质量呢?

支招企业 把企业参保人员纳入参选企业的基本条件,对企业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是提高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只有以人为本,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创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才能形成有实力的竞争团队,才能齐心协力办好企业,生产出好产品。 二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部门。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把企业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和质量意识组织好、发挥好,必须通过加强部门建设、管理措施,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三是从根本上避免了售后服务不及时的状况。为什么有的企业产品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而有的企业产品却占领不了市场?实质上是由于企业对终端销售后的服务认识的差距。这才是企业经营力的差距。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良好的品牌产品来支撑,在市场上绝对不会长久。而没有技术良好的产品服务人员,难以形成被社会认可的产品品牌。为此,需要一个有实力的技术服务队伍。 除了对生产企业提出参保人数要求,还应该对经销商也提出这一条件。必须建立对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资质条件,以保证国家补贴的农机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及时性。使农民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