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农机制造是他奋斗的领域,研发车间充满着他的足迹,他在技术攻关中跑出加速度,让人才之花结出创新硕果,在碧波荡漾的雅鲁河畔书写立企兴邦的振兴华章。
张金锋是龙江大地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更是无数家乡父老眼中的“当家人”,从小修理铺到如今的制造大厂,他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镗”出一条立企兴民的振兴之路。
厚植发展,铸牢立企兴业“匠心”
1995年,年仅18岁的张金锋和父亲一起经营农机修理部,一次偶然修理玉米脱粒机“小振动筛”部件时,他发现部件特别容易坏,甚至有些新机器拿回来就需要加固振动筛。虽然是干修理的,坏的多挣得多,但当时想的更多的是能不能把这个部件进行改造,让它用得住,经过3个多月没日没夜的改进,试验终于成功了。“最难的部位你们爷俩都整明白了,那咋不自己做呢”,旁人一句无心的提问,一言惊醒梦中人,就这样“从修到造”的想法至此生根发芽。
历经八年,在父子俩成百上千次的实验下,第一台景西单筒背负式玉米脱粒机成功上市,四年后景西牌商标注册成功,至此景西牌单滚筒脱粒机在全国享有盛誉,“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景西牌大型脱粒机成功上市。2012年是景西走向“红色企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企业党支部正式成立,他目光坚定,字句铿锵地说“要在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
父亲将景西机械交到他手中的时候说:“景西要依靠组织的力量凝聚人心”。就是这样一句质朴的话,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成为他领导企业的“座右铭”,也是企业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思维蝶变的开始。两代人,三十年,一项项创新成果,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于景西机械。
张金锋指导职工机器零部件生产组装
涵养民生,架筑利民惠才“桥梁”
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张金锋深刻认识到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并让世代以种地为生的“田秀才”“土专家”走进车间,成长为技术能手、先锋力量,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农村实用人才。
张金锋注重培养和发展人才,职工马原野在下料工序中提出,用圆盘锯切割型材,改变过去单根切割,采用套料切割,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每年节约成本30万元以上;技术能手田宇、佟喜军等技术工人创新设计了“转盘式旋转半自动焊接机”等多项实用技术,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路上他从来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截至目前,景西机械在金秋助学、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160.7万元,开展用工脱贫、以买代扶等方式吸纳本地就业260余人,以扎实举措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成为担当兴邦富民的“顶梁柱”。
张金锋为企业困难职工捐赠
打响品牌,激发干事创业“引擎”
张金锋的父亲是“景西机械”的创始人,也是党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技术工人人才,在干事创业的大好年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父亲的影响下,共产党人敢闯敢试、不甘落后的红色基因便在他和景西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多年来,他带领景西全体员工踏实奋进,在玉米脱粒机产品开发上苦心钻研成绩斐然,“景西机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玉米脱粒技术创新中心,并成为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员单位,景西牌也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公司现有国内经销商百余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品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同行业领先位置。2023年,公司累计销售玉米脱粒机5500台,营业收入4.74亿元,实缴税金2378万元,创历史新高,拉动就业260余人,促进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截至目前,企业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8项,居全国同类农机具生产企业榜首。
张金锋检查新研发改进产品实验结果
29年前“景西修理部”里的星星之火,如今已经形成科技兴农、人才兴农的燎原之势。未来,张金锋将继续发扬民营企业家初心使命,以人才引领发展,以科技促进乡村振兴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