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通logo

玉米火了!东北产区及港口玉米价格一路涨翻天!

天下粮仓 2017年12月06日

  自11月下旬开始,东北的玉米市场像是打了兴奋剂,一路高歌猛进,从贸易商到深加工企业,再延续至南北港口,玉米市场一路飘红喜迎12月。

  截止12月5日,黑龙江青冈龙凤收购价格上调至1500元/吨,较11月13日的1414元/吨,上涨86元/吨,吉林四平天成收购价格在1610元/吨,较11月13日的1510元/吨上涨100元/吨,辽宁铁岭开原益海收购价格上调至1610元/吨,较11月13日的1510元/吨,上涨100元/吨,内蒙古通辽玉王收购价格上调至1580元/吨,较11月13日的1500元/吨上涨80元/吨。辽宁锦州港口玉米价格上调至1675元/吨,较11月13日的1615元/吨上涨60元/吨,鲅鱼圈港口上调至1660元/吨,较11月13日的1600元/吨上涨60元/吨。

  我们在探讨此轮行情上涨的原因之前,我们先看下此前两年东北市场同期的情况:

  2015年:11月价格快速上涨,其中东北深加工企业上涨60-120元/吨不等。

  主要主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其中,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下发通知,从11月1日起到2016年4月30日,中储粮总公司在东北四省区以1元/斤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收购临储玉米,较上年收购提前20多天。

  2016年:11月价格涨跌互现,其中东北深加工企业下跌40-80元/吨不等。

  主要主因:新季玉米临储敞开收购“退出”市场,从而转向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缺少了政策托的托底支撑,交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农户集中售粮导致上量压力增大。而值得一提的是,11月上旬,吉林、内蒙古及黑龙江地区先后出台了对深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

  不难看出,在2015-2016年的两年里,玉米市场的涨跌可谓是“成也萧何(政策),败也萧何(政策)”,直到今年,政策牵动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下面我们再看探讨下推动本轮行情大涨的因素源于哪些:

  首先看看政策面:2017年——市场化收购的第二年,大家心理上俨然已经接受了没有国家政策给予的底部支撑,不过,深加工对于补贴政策则是从10月份开始翘首以盼了,直至进入12月份,部分企业对此仍是“感性”的抱有希望,但也有企业“理性”发声预估“估计是没希望了,毕竟此前有政策发声,说是跌到一定价位才启动,而眼下的市场却是越走越高”,对此,小编倒是颇为认同。

  那么,抛开政策面的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基本面,首先从今年东北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

  毋庸质疑,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的行业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去产能和去库存两条途径,去产能方面,2015年11月开始,农业部的指导意见出台,对当前“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提出规划和要求,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并计划2016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而据统计,在种植面积快速调减的基础上,2017年东北玉米产量减少约在700万吨左右,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质量好于去年。

  在此背景下,淀粉及酒精企业利润尚可,且当前深加工企业的开机率保持在高位,并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另外,2017-2018年东北地区新增的深加工企业快速增长,仅黑龙江地区11-12月份就有4家新建企业开始运作加入“抢粮”大战(齐齐哈尔阜丰,绥化京粮龙江生物,鸿展生物及威克特酒精),目前深加工企业对当地玉米就地转化的能力增强,同时,华北地区由于粮质问题对东北产玉米的需求也较旺盛。

  另一方面:自今年东北地区新粮上市以来,农户惜售的声音不约于耳,据吉林镇赉县收购商反应,当地玉米潮粮收价格从11月初的1220元/吨,一路上涨100元/吨至1320元/吨的高位,由于卖家都是“卖跌不卖涨”,截止12月4日,农户惜售情绪进一步加强,该价位在当地仍是有价无市。

  讲到这里,大家似乎也看明白了,今年的玉米市场基本上是摆脱了政策的牵绊,在整个深加工市场利润向好的大环境下,东北市场优质玉米需求大增,抢占了玉米板块头条,走出了一波令人欣喜的行情。另外,据了解,东北及华北地区大部分淀粉企业未开始建库,且新粮上市以来贸易商屯粮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特别是北方港口,北方四港430万吨的库存已突破历史新高,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挡锦州及鲅鱼港口的提价积极性,足以看出交易商对后市的信心,预计12月份玉米市场仍将保持偏强格局。但市场仍需防范春节前市场会出现一波集中售粮对市场带来的冲击。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